时间: 2025-05-07 09: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36
公於万事轻,独嗜山水重。
寓直西掖垣,沧洲长入梦。
广陵一都会,厨酒万斯瓮。
每叹阙登临,持此将焉用。
比持苏台节,论郁缙绅共。
翻云美泉石,汔可小嬉弄。
匆匆治行李,草草别宾从。
乃知仁智心,所乐异庸众。
梅花发春端,百卉日兴动。
公等行复反,台阁俟鸾凤。
这位公子对世事毫不在意,独自喜爱山水的幽静。
他居住在西边的掖垣,常常在梦中游历沧洲。
广陵是个繁华的地方,酒菜丰富如万斯的瓮。
他每次叹息高楼的登临,心里总想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比起持有苏台的节操,论起风流人物,他与士人们相提并论。
他翻弄着美丽的泉水和石头,正好可以小小嬉戏玩乐。
匆匆地整理行李,草草地与朋友们告别。
于是我明白,仁者和智者的心,所乐之事与庸常人不同。
梅花在春天盛开,百花争相吐蕊。
你们在行去又回来,台阁中等待着鸾凤的到来。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作于秦观任职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的淡然。诗中通过对朋友的送别,展现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及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送杨康功守苏》是秦观的一首抒怀之作,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事的淡然之态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全诗通过描绘山水的美好、宴饮的奢华以及离别的感伤,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诗的开头,诗人以“公於万事轻,独嗜山水重”引入,强调了对世俗生活的轻视和对自然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后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接着通过对广陵的描写,展示了繁华与奢华的生活,而“每叹阙登临,持此将焉用”则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无奈和思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在与友人的告别中,诗人意识到仁者与智者对快乐的理解是不同的,强调了心境的独特。最后,通过梅花和百卉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朋友们未来的希望与重聚。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既有对自然的真实描绘,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示了秦观兼具诗人和哲人的独特风范。
这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超脱、以及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追求理想生活的志向。
秦观的《送杨康功守苏》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沧洲”象征什么?
“匆匆治行李”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