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1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13:45
月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月亮在辕门下落,战鼓和号角声响起,成千上万的士兵纷纷解开束缚,走出边城。士兵们洗净武器,准备迎接海上的云雾,喂马的地方在龙堆上,月光照耀着营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描写的是一场即将出征的战斗场景,体现了边关生活的紧张与英勇。辕门、鱼海云等意象暗示了古代军队作战的背景,反映出诗人对战争的思考与感慨。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诗歌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而闻名,语言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壮丽自然和英雄气概的赞美。
创作背景: 《鼓吹曲辞》系列诗作是岑参在边疆驻守时期的创作,反映了他对边塞生活的观察和对士兵勇敢精神的赞美。此诗写于战斗前夕,展现出士兵们整装待发的紧迫感和勇气。
岑参的《鼓吹曲辞 其四》以生动的画面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边塞士兵出征前的紧张氛围。开头的“月落辕门鼓角鸣”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即将展开的战斗场景,月落象征着夜晚的结束,暗示出征在即。这里的“鼓角鸣”不仅是士兵出征的号角,也是对战斗即将来临的预告。
接下来的“千群面缚出蕃城”,生动描绘了成千上万的士兵们准备出征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浩浩荡荡的气势。士兵们解开束缚,象征着即将投入到战斗中,反映出他们的决心与勇气。
“洗兵鱼海云迎阵”则表现了士兵们对战斗的准备,洗净武器显示出认真和严肃的态度,而“鱼海云”更是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自然背景,暗示着战斗将在大自然的映衬下展开。
最后一句“秣马龙堆月照营”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士兵们在月光下准备,形成一幅宁静而紧张的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音韵,传达出一种壮烈的气氛,也反映出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边塞士兵出征前的紧迫感与勇敢精神,反映了战斗生活的壮烈与艰辛,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这份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王之涣
B. 岑参
C. 李白
D. 杜甫
“月落辕门鼓角鸣”中的“辕门”指的是什么?
A. 城门
B. 军营
C. 河流
D. 山脉
诗中“洗兵鱼海云”中“洗兵”指的是什么?
A. 洗澡
B. 清洗武器
C. 休息
D. 迎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岑参的《鼓吹曲辞》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涉及战争和边塞生活,但岑参的作品更强调士兵们的紧张准备与情感,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两者都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边塞生活的关注,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