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2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27:13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作者: 岑参 〔唐代〕
风煖日暾暾,黄鹂飞近村。
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药椀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
春天温暖,阳光明媚,黄鹂鸟飞近村庄。
花开得明艳在潘子县,柳树阴暗遮住陶公的门。
药罐摇晃着山的倒影,鱼竿上沾着水的痕迹。
南桥上车马往来,何必这样喧嚣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岑参,唐代著名诗人,生于边疆,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与士人的情怀,风格豪放,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作者在河阳陶渊明的别业游玩,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隐士生活的宁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古诗,透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展现出诗人内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风煖日暾暾,黄鹂飞近村。”用温暖的春风和明媚的阳光勾勒出春天的气息。黄鹂鸟的鸣叫增添了生机,使人感受到春的生命力。接下来的“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描绘了潘子县花开的灿烂与陶公门外柳树的阴暗,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隐士生活的恬静与外界的喧嚣。
“药椀摇山影,鱼竿带水痕。”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药椀”象征着宁静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而“鱼竿”则表现出诗人对闲适时光的珍惜。最后一句“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则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喧嚣的不满,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他渴望远离繁华与喧嚣的心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厌倦,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鹂”是什么象征?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柳暗陶公门”中“柳暗”表现了什么?
A. 明亮的光线
B. 生活的繁忙
C. 隐士的宁静
D. 自然的喧嚣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繁华生活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