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41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你可曾听过秦筝的声音是多么悲苦,五彩缤纷的弦线缠绕在十三根柱子上。
那怨恨的调子缓缓流出,仿佛在诉说心中的苦闷,一曲未完,已是日过中午。
红亭旁的水木在夏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凉,突然传来黄钟和白纻的音律。
清风拂面而来,云彩却不愿离去,听到这琴声,我酒醒了,泪水如雨般落下。
你要回到秦地,我为你弹奏秦声,秦声虽悲却是我为你送行的乐曲。
岑参,字子美,号青莲,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于世。他的诗多描写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士兵的豪情,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是在岑参送外甥萧正返京时所作,表达了对外甥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通过秦筝的悲凉音调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亲人离别的感伤。
这首诗展现了岑参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以“秦筝声最苦”引入,立即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表达了琴声的悲苦和内心的孤独。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像“五色缠弦”与“黄钟和白纻”,不仅表现了乐器的多样性,还隐喻了人生的复杂情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红亭水木”和“清风飒来”,岑参将环境与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惆怅和不舍。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外甥的祝福与珍重,尽管秦声悲凉,却是他为外甥送行的真情流露。这种情感的深刻和细腻使得整首诗既有个人的情感投射,又映射出对亲情的珍视,具有普遍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琴声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亲情的珍视。悲苦的音调与美好的祝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离别的复杂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哪个?
A. 琵琶
B. 笛子
C. 秦筝
D. 古琴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黄钟和白纻”代表了____和____的音律。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外甥的祝福。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