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戏窦子美人》

时间: 2025-07-27 19:23:46

诗句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9:23:46

原文展示

醉戏窦子美人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的朱唇如同刚绽放的桃花般红润,妆容娇羞,发髻微微散乱。仔细看去,她真像阳台上那位美丽的女子,醉意朦胧,似乎不愿回到巫山。

注释

  • 朱唇:红艳的嘴唇。
  • 桃花殷:桃花的颜色鲜红,形容女子的嘴唇红润。
  • 宿妆娇羞:宿妆:早晨未完全洗去的妆容;娇羞:形容女子因羞怯而显得娇美。
  • 偏髻鬟:偏:稍微;鬟:发髻,形容女子的发型有些散乱。
  • 阳台女:指的是阳台上美丽的女子,暗指倾城之貌。
  • 醉著:醉意朦胧,状态迷离。
  • 莫许归巫山:不允许她回到巫山,巫山是古代传说中神女居住的地方,常与爱情故事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参(生卒年不详),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今甘肃,曾任职于边疆,致力于描绘边塞风光和士兵生活。他的诗风豪放,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岑参的游历中,表现了他对美人和醉酒时光的留恋,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美的追求与享受。

诗歌鉴赏

《醉戏窦子美人》是一首生动而具象的描写美人情态的诗作。开篇以“朱唇一点桃花殷”点出美人唇色的鲜红,令人联想到春天的桃花,象征着青春与美丽。接下来“宿妆娇羞偏髻鬟”,生动地描述了女子的娇羞和妆容,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妩媚。诗中通过“细看只似阳台女”将美人和阳台上美丽女子的形象结合,暗示了她的独特魅力与风姿。最后一句“醉著莫许归巫山”则带有一种不舍与留恋,巫山在古代传说中代表着美丽与爱情,诗人似乎不愿意让美人离去,体现出一种醉意和情感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女性的风采,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这种感情在唐代诗歌中尤为常见,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美的文化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朱唇一点桃花殷:用桃花的颜色来比喻女子的嘴唇,传递出一种鲜艳的美感。
  2. 宿妆娇羞偏髻鬟:描绘女子的妆容未去,显得娇羞,发型稍显凌乱,增强了自然美感。
  3. 细看只似阳台女:进一步明确了美人的形象,仿佛就是那阳台上美丽的女子。
  4. 醉著莫许归巫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深情地希望美人不要离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朱唇”比作“桃花”,形象生动。
  • 对仗:如“宿妆娇羞”与“偏髻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强调美人的醉态与美丽。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爱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唇: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 桃花:象征春天和生命力。
  • 巫山:在古代传说中,象征美好与神秘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唇”比作什么?
    A. 玫瑰花
    B. 桃花
    C. 梅花

  2. “宿妆娇羞”中的“娇羞”指什么?
    A. 自信
    B. 羞怯
    C. 大方

  3. 诗中提到的“巫山”象征什么?
    A. 静谧
    B. 美好与爱情
    C. 远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丽人行》

诗词对比

  • 比较岑参的《醉戏窦子美人》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美人,但岑参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融入了更多的豪放与自然意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岑参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杨奉礼 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 用定国韵赠其侄震 红梅三首 其三 次韵和王巩 句:联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十五 樱桃 游惠山(并叙) 春菜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裹粮坐甲 裂结尾的成语 尣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粥糜 坐簰 凵字底的字 讲稿 糹字旁的字 一表堂堂 祸与福临 废然而返 徇情枉法 业字旁的字 一口不能著两匙 包含徙的词语有哪些 蕞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