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慎火诗》

时间: 2025-05-07 09:43:35

诗句

兹卉信丛丛,微荣未足奇。

何期糅香草,遂得绕花池。

忘忧虽无用,止焰或有施。

早得建章立,幸爇柏梁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3:35

原文展示

兹卉信丛丛,微荣未足奇。
何期糅香草,遂得绕花池。
忘忧虽无用,止焰或有施。
早得建章立,幸爇柏梁垂。

白话文翻译

此地的花草繁茂,虽然开花不算特别奇异。
谁曾想到香草混杂,竟然能围绕着花池生长。
忘却忧愁可能没有实际用处,但至少能熄灭心中的烦恼。
早日能建章立制,幸好能点燃柏梁的香火。

注释

  • 兹卉:这里的花草。
  • 信丛丛:生长茂盛,繁密的样子。
  • 微荣:花开的微弱,不算特别显眼。
  • 何期:何曾想到,意指意外。
  • 糅香草:香草和其他植物混合在一起。
  • 绕花池:围绕着花池生长。
  • 忘忧:忘记忧愁。
  • 止焰:熄灭火焰,通常指心中的烦恼。
  • 建章立:建立制度或成就。
  • 幸爇柏梁:幸好能点燃柏梁的香火,柏梁为古代名桥,常用作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筠,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为主题,风格独特,常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咏慎火诗》创作于一个社会动荡、政治纷乱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咏慎火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前两句以花草的生长为引,描绘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接着,诗人提到“忘忧虽无用”,这一句极具哲理,意味着有些事情虽然不能直接改变生活,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内心的负担。最后,诗人提到“早得建章立”,显示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兹卉信丛丛,微荣未足奇:描绘了花草的繁茂景象,表达一种平淡而不乏生机的感受。
  • 何期糅香草,遂得绕花池:意外之喜,通过香草的混杂,形成了自然的和谐美。
  • 忘忧虽无用,止焰或有施: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释然,虽然没有实际用处,却能带来心灵的安慰。
  • 早得建章立,幸爇柏梁垂: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希望能实现理想,点燃生活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忘忧”比喻内心的烦恼,突显心灵的释然。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称关系,使诗歌更加工整。
  • 意象:花草、香草等意象交织,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草:象征生命的繁荣与自然的美好。
  • 香草:象征温暖与宁静,带有安抚心灵的作用。
  • 柏梁:历史的象征,代表着理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描绘自然的美好?

    • A. 繁华的城市
    • B. 花草的生长
    • C. 冷漠的冬天
    • D. 破旧的房屋
  2. “忘忧虽无用”的意思是?

    • A. 忘记忧愁没有意义
    • B. 忘记忧愁能改变生活
    • C. 忘记忧愁很重要
    • D. 忘记忧愁会让人快乐
  3. 诗中提到的“柏梁”主要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痛苦
    • B. 理想与希望
    • C. 忧愁与烦恼
    • D. 自然的毁灭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咏慎火诗》和《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内心情感的思考,但《咏慎火诗》更多强调对生活的积极向往,而《静夜思》则透露出一种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范筠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碧落堂 山中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自叹三首 借道冠有赋 西昌倪氏有山谷书杜陵山水图障歌作江山堂堂 杜架阁 山中六言三首 沛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爪字旁的字 盗版 直情径行 麻字旁的字 包含诉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窖的词语有哪些 大计小用 通统 飞檐走脊 宽严得体 車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知其一未知其二 病蛊 走字旁的字 燎原烈火 精良 包含弼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