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2:15
《昭君怨 蝴蝶》
作者: 黄永 〔清代〕
是蝶是周难据。疑梦疑醒何处。
花底忒轻狂。一双双。
偷得香来韩掾。傅却粉来何晏。
那个是前身。两平分。
这究竟是蝴蝶还是周围的难以分辨?
在梦中和醒来之间,究竟身处何地?
在花底下显得过于轻浮,
一对对的蝴蝶飞舞。
偷得花香的,是那位韩掾;
涂上粉的,是那位何晏。
哪个才是前生的模样?
一切都难以分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永,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涉及历史与人情,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生动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思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与爱情的向往。
《昭君怨 蝴蝶》是黄永的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蝴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头的“是蝶是周难据”,就引出了对蝴蝶身份的怀疑,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不确定。在“疑梦疑醒何处”中,诗人通过梦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迷惑,反映了人对生活状态的思考。
接下来的“花底忒轻狂。一双双”,则勾勒出一种轻灵的意象,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似乎在展现一种自由与轻松。然而,这种轻松却又透出一丝轻浮,仿佛在提醒人们要对生活保持清醒的认知。“偷得香来韩掾,傅却粉来何晏”,这里引用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文化内涵,昭示着美丽与才华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最后一句“哪个是前身,两平分”,则引发了对个体身份认同的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时间的推移中显得模糊而难以界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多变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蝴蝶的形象,体现了对爱情、人生、历史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提示人生的无常与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韩掾”是谁?
“花底忒轻狂”中“轻狂”意指:
最后一行“两个是前身”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永的《昭君怨 蝴蝶》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但黄永更侧重于对美的追忆与思索,而李白则更显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