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1:13
赠李儋
作者: 韦应物
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
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
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
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
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
这首诗的意思是:丝和桐木本质上是不同的材料,但它们的声音却能够自然地和谐在一起。我观察到大自然的意图,这两种材料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偶然间,琴声如龙凤吟啸,静静地听到夜晚泉水的流淌。我心中安宁如同有了自己的家,烦恼也随之抛开。为什么会知道这两种材料的珍贵与坚韧呢?因为丝绸的光滑和漆的坚固是相互依存的。
作者介绍: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是在韦应物与李儋交往的过程中,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然与艺术的思考。李儋是一位擅长音乐的友人,诗中通过丝和桐的对比,表达了对音乐和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通过丝与桐这两种材料的对比,诗人传达了艺术创作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的本质。诗中的“音响合自然”一句,强调了艺术的天然性与和谐性,音乐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自然之声的体现。
在艺术的创作中,诗人强调了心灵的安宁,表明了在创作过程中,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是相辅相成的。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在意境上更加深远,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艺术的敬畏。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友人的赞美,更是对艺术、自然和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它引导读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反思自身与自然、艺术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哲理性与美学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艺术创作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丝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两种材料
C. 两种植物
D. 两种颜色
“音响合自然”意指什么?
A. 声音的自然和谐
B. 声音的人工制造
C. 自然的声音
D. 声音的嘈杂
诗中提到的“龙凤”是用来形容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高昂的琴声
C. 友人的性格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