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3:25
悽然双树下,垂泪远公房。
灯续生前火,炉添没后香。
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
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
在凄凉的双树之下,泪水流淌在远公的房间。
灯光继续燃烧着生前的火焰,炉中添上了去世后的香。
阴暗的台阶上明亮的雪花,寒冷的竹子在空荡的走廊里发出声音。
寂灭之境本应是快乐,而我这尘世的心却徒然自伤。
此诗中的“寂灭”与佛教思想密切相关,强调解脱的境界。诗人用双树、远公等意象,表现对高僧的追念及对生死的哲思,反映出唐代社会对宗教与人生的思考。
钱起(约810-870),字仲明,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特别是在佛教题材的诗作上表现突出。
《哭空寂寺玄上人》创作于钱起对一位已故高僧的追思之际,反映了他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对生死的感悟,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对世俗烦恼的反思。
《哭空寂寺玄上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一位已故高僧的哀悼之情和对生死的思考。首句“悽然双树下,垂泪远公房”,以凄凉的景象引入,双树象征孤寂,远公房则是对逝者的追忆。接下来的“灯续生前火,炉添没后香”,表现了生者对死者的怀念,灯火与香烟象征着对高僧的祭奠。
诗中,“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清冷的环境,明亮的雪与寒冷的竹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孤寂感。最后一句“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则是对生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涅槃之乐的向往,却又因俗世的牵绊而感到苦痛。这首诗深邃而富有层次,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死亡、灵魂解脱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围绕对逝者的追忆及对生死的思考,表达了对解脱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烦恼的深切感伤,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远公”指的是?
A. 诗人
B. 已故的和尚
C. 朋友
“灯续生前火”中“灯”象征什么?
A. 光明
B. 生前的回忆
C. 寂灭
全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爱情
B. 生死
C. 自然
答案:1.B 2.B 3.B
对比钱起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涉及对逝者的怀念,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友情的离别,而钱起的诗则更关注于生死的哲学思考和宗教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