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汉阳隐者》

时间: 2025-05-01 11:45:52

诗句

当年不出世,知子餐霞人。

乐道复安土,遗荣长隐身。

衡茅古林曲,粳稻清江滨。

桂棹为渔暇,荷衣御暑新。

款颜行在役,幽兴惜今晨。

分首天涯去,再来芳杜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5:52

原文展示:

赠汉阳隐者
作者: 钱起 〔唐代〕

当年不出世,知子餐霞人。
乐道复安土,遗荣长隐身。
衡茅古林曲,粳稻清江滨。
桂棹为渔暇,荷衣御暑新。
款颜行在役,幽兴惜今晨。
分首天涯去,再来芳杜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是对隐者生活的赞美与向往。诗人回忆当年不出世的隐者,知晓他如同神仙一般,悠然自得地生活在云霞之中。隐者乐于追求道理,安于自己的故土,抛弃了世俗的荣华,长久地隐匿于世外。衡茅搭建的小屋,古老的树林蜿蜒曲折,清澈的江边是金色的稻田。用桂树制作的船桨随意垂钓,穿着荷叶做的新衣,抵挡着夏日的酷热。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流连,珍惜这宁静的早晨。即使将来要离开这片土地,依旧希望在春天再回到这芳香的杜鹃花中。

注释:

  • 餐霞:指享受天上的云霞,形容隐者悠然自得的生活。
  • 乐道:乐于追求道理,指隐者对道理的追求和热爱。
  • 遗荣:抛弃世俗的荣华富贵。
  • 衡茅: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 粳稻:一种优质稻米,生长在江边。
  • 桂棹:用桂树木制作的桨。
  • 荷衣:用荷叶制作的衣服,形容清凉的夏日衣物。

典故解析:

  • 隐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隐者通常指那些不愿意参与世俗事务,选择隐居生活的人。诗人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表达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
  • 餐霞人:这一形象可能源于道教文化中对长生不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隐逸生活,追求自然和内心的宁静。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文人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以及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汉阳隐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者的宁静生活和诗人的向往。诗中用词精炼,意象鲜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诗的开头两句,运用“当年不出世,知子餐霞人”引入,立即勾勒出隐者的超然境界,表达了对隐者的崇敬与钦佩。接下来的句子则逐步描绘隐者的生活场景,从居所到田野,从钓鱼到衣着,每一处都透露出隐者对自然的融入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分首天涯去,再来芳杜春”则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整首诗以清雅的笔调,抒发出一种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与向往,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是唐代田园诗的典范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年不出世:回忆往昔,隐者远离尘世。
  2. 知子餐霞人:隐者如同神仙般享受生活。
  3. 乐道复安土:隐者追求道理,安守故土。
  4. 遗荣长隐身:抛弃世俗荣华,隐居不出。
  5. 衡茅古林曲:描绘隐者的居所与自然环境。
  6. 粳稻清江滨:展现自然丰饶,隐者的自给自足。
  7. 桂棹为渔暇:隐者悠闲垂钓,享受生活。
  8. 荷衣御暑新:夏日清凉的衣物,体现隐者的生活智慧。
  9. 款颜行在役:诗人珍惜当下的宁静,虽身在忙碌中。
  10. 幽兴惜今晨:抒发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11. 分首天涯去:未来可能离开这片土地。
  12. 再来芳杜春:期望再次重逢于春天,寓意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例如“餐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桂棹”为渔暇,使用了拟人手法,使得描绘更加生动,表现隐者的悠然自得。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隐者的生活展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诗人珍惜那份宁静与美好,深切感悟生活的真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宁静的生活。
  • 隐者:代表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
  • 江滨稻田:象征自然的富饶与和谐。
  • 桂棹与荷衣:表现隐者的从容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隐者的生活状态用什么词来形容? A. 忙碌
    B. 悠闲
    C. 痛苦

  2. “乐道复安土”中的“道”指的是什么? A. 道德
    B. 道理
    C. 道路

  3. 诗中提到的“桂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船桨
    C. 一种树

答案:

  1. B. 悠闲
  2. B. 道理
  3. B. 船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钱起的《赠汉阳隐者》更加直接表现了隐者的生活状态,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送酂县董明府之任 友人南游不回因而有寄 西归 洛中晴望 江楼春望 寄友人 寄北客 赠王隐者山居(一作赠隐者) 访道者不遇(一作访僧不遇) 夜寻僧不遇(一作夜寻僧,僧游山未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龄万代 买牛息戈 鸾鸣凤奏 包含袖的词语有哪些 游百病 舌字旁的字 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穴管 阴魂不散 淤泥 嬛嬛 爿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柴米夫妻 无衣无褐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