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1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9:26
喜小楼西新柳抽条
一行弱柳前年种,数尺柔条今日新。
渐欲拂他骑马客,未多遮得上楼人。
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麹尘。
为报金堤千万树,饶伊未敢苦争春。
一排柔弱的柳树是前年种下的,今天已经长出了几尺的新枝条。
这柳条渐渐要拂动那些骑马经过的客人,却又不多遮挡到楼上的人。
应该让碧玉般的柳条羞于与眉黛争艳,千万不要让红桃花沾染上尘埃。
为了报答金堤上那成千上万的树木,即使未能争春,也不愿意苦苦竞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著称,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春天,诗人借柳树的生长表现春天的气息,抒发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喜小楼西新柳抽条》以柳树的生长为中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一开始便用“弱柳”来描绘柳树的柔弱形态,接着通过“数尺柔条”的描写,体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柳条的轻拂,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柔和而又细腻。
此外,诗人将柳树与过往骑马客相提并论,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哲学。尤其在“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麹尘”一句中,诗人用比喻表达出柳条的清新与高雅,强调自然的纯净美。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深切感悟,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考的空间。
全诗通过描写柳树的生长,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弱柳”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骑马客”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柳条和哪种花不相混淆?
对比白居易的《喜小楼西新柳抽条》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都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但白居易侧重于柳树的生长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描写了春雨对万物的滋润,展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