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11
女冠子
作者:温庭筠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
鬓如蝉,寒玉簪秋水,
轻纱卷碧烟雪胸鸾镜里,
琪树凤楼前。
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
画愁眉,遮语回轻扇,
含羞下绣帏。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
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娇羞而妩媚,脸上带着微笑,翠色的衣裳和残红的花朵交相辉映,显得格外窈窕。她的发髻如蝉翼般轻盈,寒玉的簪子映衬着秋水的清澈。轻纱轻拂,烟雾般的轻盈,映照着她美丽的容颜,仿佛在琪树和凤楼之前,正向青娥的伴侣寄语,期望早日追求仙道。她的霞帔和云发相映成趣,镶有珠宝的镜子中,她的仙容如雪般洁白。她画着愁眉,轻扇遮挡着语句,含羞地走下绣帏。她在玉楼中遥望,花洞里因来得太迟而感到惋惜。她希望能早晚乘鸾而去,不要留下遗憾。
温庭筠,字飞卿,号青山,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尤其在词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常以女性之美和情感为题材,深受后世喜爱。
《女冠子》创作于唐代,正值士人追求风雅、文人情怀的时代。诗中以女子的形象表现对美的向往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女冠子》是温庭筠以女性视角描绘的诗词,展现了女子的娇美与内心情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妩媚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开篇的“含娇含笑”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女子的笑容与娇态令人心醉。接着,通过对头发、衣物、环境的描绘,诗人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神秘。
词中多次提到青娥、云发、霞帔等意象,传达出对超脱、仙境的向往。尤其是“早求仙”这一句,更是点明了主题:女子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生活。整个词作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轻盈、飘渺的氛围,似乎让人感受到女子在花间的轻舞飞扬。
结尾的“早晚乘鸾去,莫相遗”更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珍视。这种情感的深度与细腻,令整首词作在唐代词中独树一帜,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
描述女子的娇美与微笑,展现出她的优雅与妩媚。
鬓如蝉,寒玉簪秋水,
形容她的发髻如蝉翼般轻盈,寒玉制成的簪子映衬着她清澈的眼神。
轻纱卷碧烟雪胸鸾镜里,
轻纱如烟,映照出她雪白的胸前,展现出她的柔美。
琪树凤楼前。
在美丽的琪树与凤楼前,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
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对青娥的伴侣寄予希望,渴望早日追求理想的仙境。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
霞光环绕的披风和云彩般的发型,展现出她如雪般的美丽。
画愁眉,遮语回轻扇,
轻轻扇动的扇子遮挡着她的愁眉与语句,传达出她的害羞和内心的情感。
含羞下绣帏。
含羞地走下绣帏,显示出她的矜持与优雅。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
在华丽的楼阁中遥望,感叹花期来得太迟,表达了她的期待与失落。
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希望能早晚乘鸾离去,不要留下遗憾,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歌的主题是对美的追求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女子的形象,展现出对自由、爱情和理想境界的渴望,情感细腻且深邃,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
各个意象均蕴含着对美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美的推崇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选择题
诗中“鬓如蝉”是用来形容什么?
A. 女子的眼睛
B. 女子的发髻
C. 女子的衣服
D. 女子的笑容
填空题
诗中描绘女子的衣裙颜色为__,象征着青春与美丽。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青娥”指的是女子的姐妹或伴侣。(对/错)
对比温庭筠与李清照的作品,两者皆以女性为主题,但温庭筠的描绘更偏向于对理想与美的向往,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