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8:47
春日野行
作者: 温庭筠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
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
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骑马踏青的情景,诗人感叹青春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怨愤。早晨,蝴蝶翅膀上的粉色已经消逝,傍晚时分,乌鸦的影子在夕阳下显得更加迷人。柳树的美丽轻盈地掩映着花朵,山间的愁绪如翠绿的蛾子缭绕不去。对于离别的情感无处倾诉,心中所思所想似星河般浩瀚而无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骑马踏烟莎”描绘了古代文人游玩的情景,这种贴近自然的活动在唐代诗歌中非常常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思考。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卉,号青山,唐代诗人,擅长词和诗,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之一。温庭筠的作品多表现爱情、自然及人生感慨,风格细腻,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春日野行》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游行的场景,表达了对青春和生命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春日野行》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对离别情感的深刻体验。开篇的“骑马踏烟莎”便营造了一种轻松悠然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春日的温暖阳光之中。然而,随着诗句的逐渐深入,愁绪却悄然升起,青春的美好与怨恨并存,给人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一句,巧妙地对比了早晨和傍晚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蝴蝶的美丽虽在朝晨时达到巅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然失去光彩,正如青春的流逝。夕阳下,乌鸦的影子虽然显得多,但却带来了一种孤寂的感觉,显现出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则描绘了春日的自然美景,柳树的柔美与山间的愁绪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最后一句“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倾诉的内心苦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哲思与对青春的惋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和对离别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示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骑马踏烟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由自在
B) 忧伤
C) 愤怒
“蝶翎朝粉尽”中的“蝶翎”指的是什么?
A) 蝴蝶的翅膀
B) 花的香气
C) 柳树的枝条
诗中“方寸是星河”的意思是什么?
A) 心中充满了星星
B) 心中所思如浩瀚星河
C) 心中只有一颗星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温庭筠的《春日野行》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上有其独特之处,李白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而温庭筠则是对青春逝去的感叹,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不同情感的独特理解。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春日野行》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