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3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30:52
昔岁东林下,深公识姓名。
尔来辞半偈,空复叹劳生。
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
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
微生竟劳止,晤言犹是非。
出门还有泪,看竹暂忘机。
爽气三秋近,浮生一笑稀。
故山松菊在,终欲掩荆扉。
曾经在东林寺下,深公认识我的姓名。
从此以后只说了半句禅理,空自叹息人生的艰辛。
忧虑和困苦让我向往禅的滋味,寂寥的心情让我遗忘了世俗。
归宿的心意自能得到,何必再厌倦世俗的牵绊。
微生的琐事终于停止,见面时的言语依旧是非曲折。
出门后还有泪水,望着竹林暂时忘记了烦恼。
清爽的秋风渐近,浮生中一笑却是难得。
故乡的松树和菊花依旧在,终究想要掩闭荆棘的门扉。
温庭筠,字飞卿,号湘东,唐代著名诗人和词人,因其词作精美而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温庭筠的诗歌多描写人生苦乐、情感纠葛,风格优美而富有哲理。
《题僧泰恭院二首》是温庭筠在深秋时节,回忆往昔与高僧深公的交流与修行时所作,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禅理的向往。诗中透出隐士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渴望。
温庭筠的《题僧泰恭院二首》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禅理的向往。诗中“深公识姓名”一句,揭示了他与高僧的亲密关系,表达出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接着提到“尔来辞半偈”,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也暗示了他对人生的无奈与惆怅。
“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在繁忙的世事中,渴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同时,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恰如“出门还有泪”,在看似简单的竹林景象中,寄托了他对人生苦乐的感悟。
最后,“故山松菊在,终欲掩荆扉”,诗人希望在归乡时能找到那份久违的安宁,松菊的意象更是象征着高洁与清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温庭筠对禅理和人生的独特见解,深刻而令人动容。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人通过对禅理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追求内心和谐的精神追求。
温庭筠的《题僧泰恭院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深公”是指什么?
“故山松菊在,终欲掩荆扉”句中的“松菊”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