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莲浦谣》

时间: 2025-04-29 20:58:54

诗句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58:54

原文展示: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畔景色。竹筏轻轻划动,溪水轻柔流淌,吴苑的景色在晨雾中显得格外迷人。水面清澈,盛开的莲花相互映衬,映在水中的花朵,愁绪更显得红艳。白马牵着金鞭,走在高堤上,西江的日落时分波涛汹涌。荷叶上的露珠如同骊珠般晶莹,但它并不完美,反而显得摇曳不定。

注释:

  • 鸣桡:竹筏划水的声音。
  • 轧轧:形容竹筏划水的声音。
  • 溶溶:水流缓缓流动的样子。
  • 废绿:形容池塘边的杂草已长得茂盛。
  • 吴苑:指吴地的园林,历史上常指江南地区的美景。
  • 镜里见愁愁更红:水面如镜,映出愁绪的脸庞,愁苦的神情显得更加红润。
  • 白马金鞭:形象地描绘骑马者的英姿。
  • 西江日夕:指西江的日落景象。
  • 荷心:荷花的心,指荷花的蕊。
  • 骊珠:形容露珠晶莹剔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飞卿,号梅溪,晚号十洲。他的诗词多描绘风景和人物,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爱情与自然景观,被誉为“花间派”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莲浦谣》创作于温庭筠的晚期,正值唐代社会动荡,诗人借助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愁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哲学。

诗歌鉴赏:

《莲浦谣》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场景。开篇的“鸣桡轧轧溪溶溶”,生动地表现了水面轻波荡漾的情景,仿佛让人听到了竹筏划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接下来的“废绿平烟吴苑东”,则通过“废绿”与“平烟”的对比,展现出江南园林的幽美与恬淡。

诗中“水清莲媚两相向”,不仅描绘了水中盛开的莲花,更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渴望。莲花象征着纯洁,而“镜里见愁愁更红”则暗示着内心的愁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后两句描绘了西江的风浪和荷叶上的露珠,表现出一种动与静的对比。白马金鞭与西江波浪的结合,提示着人生的不确定和变幻,而“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则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实与幻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鸣桡轧轧溪溶溶:竹筏在溪水上轻轻划动,声音清脆悦耳,描绘出流动水面的宁静。
  2. 废绿平烟吴苑东:吴地的园林在晨雾中显得幽静,描绘出一幅平和的自然风光。
  3. 水清莲媚两相向:清澈的水面上,盛开的莲花相互映照,展现出美丽的对称。
  4. 镜里见愁愁更红:水面如镜,映出愁苦的面容,表现出内心的情感纠葛。
  5. 白马金鞭大堤上:骑在白马上的人,牵着金鞭,表现出一种潇洒的气质。
  6. 西江日夕多风浪:日落时分,西江波涛起伏,暗示生活的变幻无常。
  7. 荷心有露似骊珠:荷花心间的露珠闪闪发光,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8. 不是真圆亦摇荡:露珠虽美,但并不完美,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摇摆不定。

修辞手法:

  • 比喻:“荷心有露似骊珠”,将露珠比作珍珠,形象生动,突显美感。
  • 拟人:“水清莲媚”,赋予莲花以人的特征,增加了诗句的情感色彩。
  • 对仗:“鸣桡轧轧”与“溪溶溶”,平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对内心愁苦的深刻描绘,展现了温庭筠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表现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
  • 露珠:象征脆弱与美丽,反映人生的无常。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表现自然的宁静。
  • 白马:象征潇洒与自由,暗示生活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莲浦谣》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温庭筠
    C. 杜甫

  2. 诗中“水清莲媚”中的“媚”字意为? A. 丑陋
    B. 美丽
    C. 伤感

  3.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山川
    B. 水乡
    C. 沙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展现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杜甫的《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温庭筠与李白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前者细腻柔美,后者豪放奔放。温庭筠的《莲浦谣》关注内心感受,李白的《庐山谣》则表现出对自然的壮丽与自由的向往。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和主题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莲浦谣》的诗意、背景及其艺术特点,促进对古典诗词的欣赏与学习。

相关查询

入关因别舍弟 宿栾城驿却寄常山张书记 赠庐岳隐者 醉书僧壁 再经胡城县 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投郑先辈 辞郑员外入关 秋夜苦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策勋饮至 相形失色 思归 耂字旁的字 忠孝双全 包含归的词语有哪些 苦结尾的成语 金本位 无万大千 耳刀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急功近名 目字旁的字 领钩 毛字旁的字 燕垒 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徒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