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19 20:54:27
〔唐代〕刘昚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盛唐著名诗人。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均为从九品的小吏。
刘昚(shèn)虚,生于开元二年(714年),字全乙,洪州新吴(即今江西奉新县)人。八岁能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进士,官洛阳尉及夏县令。他精通经史,诗多幽峭之趣,风格近似孟浩然、常建。他为人较淡泊,交游多为山僧道侣,今存诗仅一卷,其诗多写山水隐逸之趣,尤工于五言。刘眘虚为人淡泊,脱略势利,壮年辞官归田,寄意山水,与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相友善,互唱和。他曾游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见此地山水秀美,民风淳厚,是定居,构筑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唐诗三百首》上载的首句"道由白云居"诗,就是写于此时此地,原题为《归桃源乡》。54岁卒,葬在该村云山垴,墓茔尚存。
刘昚虚生活在盛唐这样一个禅佛思想广泛流传的时代,他仕途不顺,曾有过隐居生活;而且与他交游的诗人也有很多过着隐居山林,与僧道相伴的生活,因此他作诗深受禅风的熏染。《登庐山峰顶寺》一诗中有“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之句,其中“心”、“业”、“有无界”、“前后生”等都是佛教特有的范畴。本诗写诗人在游赏山水的过程中突然有所感悟,集中体现了诗人对禅佛思想的理解。因此,在“清淡”之美以外,刘昚虚诗还体现出“空灵”的美学风格。从刘昚虚现存的一些诗歌来看,在内容上主要有描写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的,如《江南曲》、《浔阳陶氏别业》、《登庐山峰顶寺》、《寻东溪还湖中作》、《越中问海客》、《阙题》等;还有一些是用作赠别唱和的诗歌,如《九日送人》、《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送韩平兼寄郭微》、《寄阎防》、《赠乔琳》等;这些赠别唱和的诗歌也多写歌咏清静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表达对隐居读书生活的向往。 刘昚虚诗歌的主导风格是清淡空灵,在他的很多诗作中都典型的体现出这一艺术追求。比如《阙题》:“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诗诗题在流传过程中阙失了,所以叫“阙题”。经学者考证,本诗诗题应为《归桃源乡》,是诗人描写自己在江西靖安桃源一段隐居生活的作品。
【 相和歌辞。江南曲 】 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玉手欲有赠,裴回... 详情
【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偏知汉水广,应与... 详情
【 送韩平兼寄郭微 】 上客夜相过,小童能酤酒。即为临水处,正值... 详情
【 寻东溪还湖中作 】 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东岭新别处,数猿... 详情
【 登庐山峰顶寺 】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天际南郡出,林端... 详情
【 九日送人 】 海上正摇落,客中还别离。同舟去未已,远送... 详情
【 越中问海客 】 风雨沧洲暮,一帆今始归。自云发南海,万里... 详情
【 海上诗送薛文学归海东 】 何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沧溟千万里,日夜... 详情
【 寄阎防(防时在终南丰德寺读书) 】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深路入古寺,乱花... 详情
【 江南曲 】 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日长。玉手欲有赠,裴回... 详情
【 句 】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驻马渡江处,望乡... 详情
【 积雪为小山 】 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虚心应任道,遇赏... 详情
【 浔阳陶氏别业 】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郭,白衣... 详情
【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