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时间: 2025-07-30 07:22:30

诗句

南北檐楹照绿波,濯缨洗耳不须多。

天空月满宜登眺,看取青铜两处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22:30

原文展示: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南北檐楹照绿波,濯缨洗耳不须多。
天空月满宜登眺,看取青铜两处磨。

白话文翻译:

南北两侧的檐柱映照着绿波荡漾,洗净衣带和耳朵不需要多言。
天空的月亮圆满,适合登高远眺,看看那青铜的两处磨蹭。

注释:

字词注释:

  • 檐楹:指房屋的屋檐和柱子。
  • 濯缨:洗净衣带,指在水中洗涤。
  • 洗耳:指清耳,形容清静的环境。
  • 登眺:指登高眺望。
  • 青铜:指铜器,这里可能象征着古老的文化或历史。

典故解析:
“洗耳”这个表达在古代文人中常用,表示一种清静和向往的心境。这里的“青铜”可能指代铜陵的历史,铜陵以其铜矿而闻名,古铜器的磨损也暗示着历史的沉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深邃著称,常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苏轼晚期,他在铜陵游玩时所作。铜陵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深深吸引了他,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铜陵陈公园双池的优美景色。开头两句描绘了南北檐楹的倒影与绿波相映成趣,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接着提到“濯缨洗耳”,不仅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水的亲近,也隐喻着一种心灵的洗涤与宁静的追求。在这幅美景中,月亮的圆满和适合登高的时机,构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和谐统一。最后一句“看取青铜两处磨”中,青铜象征着厚重的历史,双池的磨损则引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积淀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豁达与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北檐楹照绿波:南北两侧的檐柱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给人一种清新的视觉体验。
  • 濯缨洗耳不须多:在这美景中,洗净衣带和耳朵,暗示着一种对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 天空月满宜登眺:天空中月亮圆满,正是登高眺望的好时机,诗人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看取青铜两处磨:最后一句引入青铜器,象征着历史的沉淀,暗示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修辞手法:

  • 对仗:诗的前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心灵的洗净相结合,形成深邃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檐楹:象征着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 绿波:代表生机与自然之美。
  • 青铜:象征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 月亮:常用来象征美好、圆满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濯缨洗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清静
    C. 喧闹

  2. 诗人提到的“青铜”最可能象征着什么?
    A. 现代
    B. 历史
    C. 未来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于对什么的赞美?
    A. 自然和历史
    B. 战争
    C. 个人成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这两首诗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及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苏轼的《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和李白的《庐山谣》都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结合,但苏轼更侧重于平和的心境,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辞典》

相关查询

次韵前人醵更生会三首 次韵前人祈雨未应二首 赠舒亦山入越 次韵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 似戴时芳 旦起诵邵尧夫诗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农 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 送陈笠峰路教之燕 董伯和竹溪寓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衣不重彩 包含灼的词语有哪些 乳牸 护肩 千金买笑 童弱 铿金戛玉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混为一谈 土龙刍狗 凵字底的字 足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乍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