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3:32
升山自古道飞来,此是神功不可猜。气色虽然离禹穴,峰峦犹自接天台。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
这座升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仙境的道路,是不可思议的神力所在。虽然它的气色远离了大禹的墓穴,但山峰依旧与天台相连。岩边的树木折而成溪水奔流而下,山顶上的浮云在阳光照耀下绽放。向南望去,闽城在尘世的烟尘中,千秋万古都被卷入了尘埃之中。
周朴,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思考。
《升山寺》作于周朴游历升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人世浮华的思考。此时唐代社会繁荣,但也带来许多世俗的纷扰,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升山寺》是一首描绘升山自然景观及其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描绘的升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通往理想境界的象征。开篇的“升山自古道飞来”,以一种沉稳的语气引入,隐含着这座山的神秘和高远。接着“气色虽然离禹穴,峰峦犹自接天台”,诗人通过历史的对比,表现出即便与历史名人相距甚远,这座山依旧巍峨耸立,给人以启示。
中间的“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山的生机与灵动。泉水奔流,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仿佛一切纷扰都在此刻得到了洗净。
最后的“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则是对人世间繁华与历史的反思。诗人在高处俯瞰,看到的是尘世的繁杂和历史的积淀,感慨万千。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升山的自然景观,表达对人世繁华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用自然的美来反衬尘世的纷扰,展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升山寺》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禹穴”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尘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