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1:57
行过丁帘荡桨迟,晓波新涨绿漪漪。
几分春恨因桃叶,一半秋心在柳枝。
临水楼台珠箔卷,教歌院落玉箫吹。
鸟声花影都如梦,刻意真怜杜牧之。
我划着船缓缓经过丁帘,晨曦下的水面波光粼粼,绿波荡漾。
桃叶上几分春天的怨恨,秋天的心事则在柳枝间摇曳。
水边的楼台上卷起珠帘,歌声在院落中响起,伴随着箫声悠扬。
鸟声和花影都如同梦境,仿佛对杜牧的诗情产生了深深的怜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邵渊耀,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清丽见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秦淮秋泛》创作于清代,正值秦淮河流域的繁华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河景,表达对春的怀念与秋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秦淮秋泛》是一首充满柔情与思索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晨的秦淮河,诗人在晨曦中划船,水面泛起涟漪,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桃叶与柳枝的意象,巧妙地将春天的怨恨与秋天的情愫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情感变迁。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也映射了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后半部分,随着水边楼台的描写,诗人将视角转向歌院,仿佛音乐与自然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意境。最后一句“鸟声花影都如梦”,则进一步深化了梦幻般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在美的享受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这种情感的交织,让读者在感受秋的萧瑟时,也不禁回想起春的美好,形成一种时光交错的美感。
逐句解析:
“行过丁帘荡桨迟,晓波新涨绿漪漪。”
“几分春恨因桃叶,一半秋心在柳枝。”
“临水楼台珠箔卷,教歌院落玉箫吹。”
“鸟声花影都如梦,刻意真怜杜牧之。”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宁静美丽,映射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流转。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表达了对过往春日的怀念与对当下秋天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恨”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
A. 桃叶
B. 柳枝
C. 鸟声
D. 水波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A. 鸟声
B. 春与秋的对比
C. 水波
D. 楼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牧的《秋夕》中,诗人同样表达了秋天的孤独与惆怅,但其侧重在个人情感的深邃,而邵渊耀的《秦淮秋泛》则在自然景色与情感之间找到了更为和谐的平衡,展现了一种更为细腻的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