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时间: 2025-04-26 03:30:19

诗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19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原文展示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白话文翻译

在永和九年,癸丑年,暮春时节,我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修禊的活动。许多贤士汇聚在这里,年龄大小的人都齐聚一堂。这个地方有巍峨的山岭,茂密的林竹,清澈的溪流奔腾而过,环绕左右,因而我们在曲水旁流觞,席地而坐。虽然没有丝竹管弦的盛大场面,但一杯酒一首诗,依然能抒发我的幽情。那天,天气晴朗,微风和煦,仰望宇宙之广阔,俯视万物之丰富,因此我游目骋怀,极大地享受视觉和听觉上的快乐,真令人愉悦。人们之间的交往,纵然一生中来去无常,或许在房间里倾诉心声,或许在广阔天地中放纵自己。尽管追求和放弃各有千秋,内心的宁静与动荡也不尽相同,但在欣赏所遇之美的那一刻,暂时满足于自己的感受,快乐自足,却不知老年的将至。等到一切都感到疲倦时,情感也随之改变,令人感慨不已。曾经所欣赏之物,转瞬之间已成往事,尽管如此,仍然不能不因此而感怀。更何况生死无常,最终都会走向尽头。古人云:“生死都是大事。”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我曾经不知道老的来临,每每读到古人的感慨,仿佛心灵相通,未尝不因而叹息,难以表达在心中。固然知道生死是虚幻的,彼此的短暂生命都是虚妄的。后人看现在的事物,也和我们现在看过去的事情一样。真令人悲伤!因此我记下当时的人们,记录他们的所言所述,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各异,但所引发的感慨是一样的。后来的读者,亦会因此而有所触动。

注释

  • 修禊:古代一种洗净身心、驱邪避祸的活动。
  • 流觞曲水:指在曲水旁饮酒作诗的雅集。
  • 惠风和畅:和煦的春风,形容天气温和。
  • 俯仰:指回顾与展望,表示生死短暂。
  • 古人云:引用古人的话,强调道理的普遍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世称“书圣”,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于世。他的作品深受后世推崇,尤其是《兰亭序》被视为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该序作于公元353年,王羲之与友人在兰亭聚会,借此机会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记录与友人的欢聚与离别,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情感与思想。

诗歌鉴赏

《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部经典作品。整篇文章通过描绘兰亭的自然美景和聚会的欢乐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王羲之在序中不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篇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描绘了人类在浩瀚宇宙面前的渺小,激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文章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描写自然美到抒发情感,再到哲理思考,展现了王羲之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哲学思维。特别是对时间的感慨,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珍惜,使得《兰亭集序》在情感上具有深远的共鸣。其语言清新而富有韵味,运用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作品流畅自然,堪称古文中的瑰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永和九年:指的是王羲之所处的年代,具有历史背景的提示。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描绘了聚会的盛况,强调了参与者的多样性。
  •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生动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优雅的氛围。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承认缺乏音乐伴奏,但依然能享受聚会的乐趣。
  • 不知老之将至: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对比人世间的聚散与宇宙的广阔,引发思考。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使情感更具感染力。
  • 对仗: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描绘自然美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友谊珍贵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魏晋士人的情感世界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渺小。
  • 流觞: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映衬出聚会的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兰亭集序》是在哪一年写的?

    • A. 352年
    • B. 353年
    • C. 354年
    • D. 355年
  2. 文章中提到的“修禊”是什么活动?

    • A. 祭祀
    • B. 旅行
    • C. 洗净身心
    • D. 聚餐
  3. 王羲之在文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 A. 财富
    • B. 友情
    • C. 时间无常
    • D. 自然美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同样描绘自然的美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但更强调理想中的社会。
  • 《春望》:虽描写景色,但更侧重于家国情怀与忧国忧民的情感。

参考资料

  • 《王羲之与他的兰亭序》 – 研究王羲之及其作品的专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提供古代文学背景的经典教材
  • 《诗词鉴赏指南》 – 诗歌鉴赏与解析的参考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宫词一百首 葛文康书简帖赞 米元章蚕赋帖赞 宫词一百首 欧阳询阴符经帖赞 霍仁仲指教帖赞 奉谢赵季茂遣馈鲎酱 苏文忠大字诗帖赞 黄鲁直一笑帖赞 苏养直与四僧书简帖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苟结尾的成语 走马赴任 暗纠 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坟五典 巳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衙楼 省径 非愚则诬 善败由己 太璞不完 户字头的字 克字旁的字 诸开头的成语 目定口呆 夕字旁的字 匹夫怀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