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18
空谷耸视听,幽湍泽心灵。
疾流脱鳞甲,叠岸冲风霆。
丹巘堕环景,霁波灼虚形。
淙淙豗厚轴,棱棱攒高冥。
弱栈跨旋碧,危梯倚凝青。
飘飘鹤骨仙,飞动鳌背庭。
常闻誇大言,下顾皆细萍。
在空旷的山谷里,耳边响起了清脆的水声,幽幽的溪流滋润着心灵。激流如同脱去铠甲,自岸边冲撞而来,犹如雷霆般的风声。丹色的山崖如同环形的景象坠落,晴朗的水波映照出虚空的形状。潺潺的水声如同厚重的乐章,棱角分明的岩石直插高空。细弱的栈道跨越流动的碧水,危险的梯子依靠在凝重的青石上。飘逸的仙鹤如同骨架般轻盈,飞跃在鳌背之上。常常听到那些夸大的言语,低头看去不过是细小的浮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字东野,号穷丘,山西人。他在诗歌创作上追求清新自然,喜欢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孟郊以其激昂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
《石淙》是孟郊在游历山水时写下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中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融,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石淙 其五》通过描绘空谷幽泉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空谷耸视听”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山谷中的清新空气和响亮的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诗人用“疾流脱鳞甲”来形象化激流的奔放和力量,展现了自然的狂野与美丽。
“丹巘堕环景,霁波灼虚形”两句,运用了色彩对比,描绘了红色山崖和清澈水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明亮而清晰的意境。诗人通过“淙淙豗厚轴”等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水流的音乐感,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乐章。
后半部分的“弱栈跨旋碧,危梯倚凝青”则通过描绘栈道和梯子的危险,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暗示了探索自然的艰辛与风险。而最后一句“常闻誇大言,下顾皆细萍”则由感叹转向反思,提示人们在面对自然的宏伟时,不应被夸大的言辞所迷惑,应该关注那些微小而真实的存在。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的美丽与力量,同时也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中“空谷耸视听”中的“耸”字意为:
A. 低下
B. 高耸
C. 摆动
D. 持续
“常闻誇大言”的意思是:
A. 常听到真实的言辞
B. 常听到夸大的言辞
C. 常听到小道消息
D. 常听到无聊的话语
“飘飘鹤骨仙”中的“鹤”象征着:
A. 生命的短暂
B. 超脱与自由
C. 朋友的背叛
D. 温暖的情感
《石淙 其五》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孟郊的诗更强调水流的声音和冲击力,而王维则着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柔和。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的自然观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