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4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41:28
杏殇 其五
作者: 孟郊 〔唐代〕
踏地恐土痛,
损彼芳树根。
此诚天不知,
剪弃我子孙。
垂枝有千落,
芳命无一存。
谁谓生人家,
春色不入门。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和春天的感慨。踩在土地上,生怕会伤害到那美丽的树根。确实是上天无情,舍弃了我的后代。悬垂的枝条上有千百片花瓣掉落,而那芬芳的生命却一片不存。谁说人间的春天,便不把春色带进我的门呢?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表达的对生命和春天的感慨却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孟郊,唐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切,常常融入对人生的思考。
《杏殇》是孟郊在特定的环境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在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感到对未来的无力感。
《杏殇 其五》通过对土地、树木和春天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诗人用“踏地恐土痛”来表现对自然的敬畏,生怕自己的行为会对大地和生命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接着,诗人感叹上天的无情,似乎一切美好都被抛弃,后代也难以继承那份芬芳。这种情感在“垂枝有千落,芳命无一存”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千百片花瓣如同无数个生命的消逝,令人心痛。最后一句“谁谓生人家,春色不入门”则是对人世间春色的无奈,自然的美好似乎与自己无缘,令人感到孤独与失落。这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细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对比,勾勒出了一幅生命与自然的悲壮画面。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无奈的失落情绪,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元代
C. 唐代
D. 明代
“垂枝有千落”中的“千落”指的是什么?
A. 千个果实
B. 千片花瓣
C. 千只鸟儿
D. 千道光影
诗中提到的“春色不入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春天的失落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春天的漠然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孟郊的《杏殇 其五》更侧重于对生命的无奈与感慨,而李白则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思。两者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带有些许的惆怅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