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姑苏台》

时间: 2025-07-31 02:51:58

诗句

让高泰伯开基日,贤见延陵复命时。

未会子孙因底事,解崇台榭为西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51:58

原文展示:

姑苏台
作者:罗隐 〔唐代〕
让高泰伯开基日,
贤见延陵复命时。
未会子孙因底事,
解崇台榭为西施。

白话文翻译:

本诗描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的追忆。开基日是指高泰伯建立吴国的日子,贤见延陵则指贤良的见义之士再度归来。诗人感叹后人未能理解历史的意义,崇台榭这里成为了美人西施的象征,暗示着历史的繁华与沧桑。

注释:

  • 高泰伯:即高骈,春秋时期吴国的开国功臣。
  • 贤见延陵:指贤良之士的再度出现,延陵是指春秋时期的一个地方,寓意有德之人归来。
  • 崇台榭:崇高的台榭,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着美丽与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隐,字季常,号紫微,唐代诗人,以五言诗而著称,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蕴含深刻的哲思。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时代背景下,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让诗人感慨万千,试图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对后世的思考与警醒。

诗歌鉴赏:

《姑苏台》是罗隐的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诗。诗中通过高泰伯的开基和贤见延陵的历史意象,传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追思。开头两句“让高泰伯开基日,贤见延陵复命时”引入了历史背景,显露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敏感与思考,表现了对先贤的敬重与怀念。而后两句“未会子孙因底事,解崇台榭为西施”则是对现代人对历史理解的反思,指出后人未能充分理解前人的伟业与悲欢。西施的意象,既代表了历史的美丽,也暗含了历史的悲剧与复杂。整首诗在叙述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哲学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提到高泰伯的开基和贤良之士的归来,体现出历史的荣耀与崇高。
    • 第三、四句:表达了对后人缺乏历史意识的感慨,西施的出现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象征:西施不仅是美的象征,也是历史沧桑的象征,映射出人们对美好与历史的复杂感情。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人类对历史的理解与记忆,强调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意象分析:

  • 高泰伯:象征着开创与荣耀。
  • 贤见延陵:象征着道德与理想。
  • 崇台榭: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遗憾。
  • 西施:象征着美丽与历史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泰伯是哪个国家的开国功臣?

    • A. 齐国
    • B. 吴国
    • C. 楚国
    • D. 晋国
  2. 诗中提到的贤见延陵指的是?

    • A. 美人
    • B. 值得尊敬的人
    • C. 战士
    • D. 诗人
  3. 西施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英勇
    • B. 智慧
    • C. 美丽与历史的复杂
    • D. 富贵

答案:1-B,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罗隐与杜甫的作品均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兴亡的悲剧,而罗隐则更关注个人对历史的感悟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资料》

相关查询

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 山居 汴路即事 饭僧 汴路水驿 寄远曲 两头纤纤 祝鹊 御猎 冬至后招于秀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馨的词语有哪些 木精 悲天悯人 殳字旁的字 点滴归公 包含晴的词语有哪些 撒娇使性 图任 胁肩低首 齲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鼻青额肿 费舌劳唇 造府 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坟羊 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