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1:16
朔风吹古柳,时序忽代续。
庭草萎已尽,顾视白日速。
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
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
嗟载华亭鹤,荣名反以辱。
有客叹二毛,操觚序金谷。
酒空人尽去,聚散何局促。
揽衣起长歌,明月皎如玉。
北风吹拂着古老的柳树,时光在悄然流逝。
庭院里的草已枯萎,转头看去,白天的时间过得飞快。
我本是一个流浪的人,不愿意自我拘束。
我希望能够寄情于天地,生活在自由之中,而不是困在牢笼里。
可叹那华亭上的白鹤,荣耀的名声反而成为了耻辱。
有位客人感叹二毛的遭遇,吟诵《金谷序》。
酒已空,人也都散去,聚会与离别何其短促。
我整理衣服,起身高歌,明月明亮如玉。
纳兰性德(1655-1715),字容若,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词风潇洒、清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
《拟古》写于纳兰性德生活中的某个时刻,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自由与束缚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拟古》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开篇便以“朔风吹古柳”引入,描绘了寒冷的冬季,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人对“庭草萎已尽”的描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
接着,诗人自述其为“落拓人”,用以表达自己对世俗约束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倜傥寄天地”,不愿被外界的束缚所困扰。这种对自由的渴望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社会环境的反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嗟载华亭鹤,荣名反以辱”来表达对名利的无奈与反思,指出荣誉有时反而成了负担,仿佛在警示世人对名利的追求可能会导致内心的空虚。最后,诗人以“揽衣起长歌,明月皎如玉”收尾,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似乎即使聚散无常,也要高歌人生。
整体来看,诗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由与名利的独特思考,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时代感。
整首诗以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漠,最终以洒脱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聚散无常,体现了诗人超然的精神境界。
诗中的“朔风”指的是哪个季节的风?
诗人用“倜傥寄天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华亭鹤”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