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6:10
夏夜有怀
卧念张居士,逃名老石根。
学诗真得瘦,识字即空樽。
鸣笛夜宜远,灯花晓更繁。
未须哀老子,也复守丘园。
在夏夜,我躺着思念张居士,他逃避名利,隐居于老石根下。
学写诗的人果真是消瘦,识字的人心中却是空荡荡的樽子。
夜晚的笛声应该远去,灯下的花朵晨曦时更显繁茂。
无须为老年而感到悲伤,我也同样守护着这片丘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性情淡泊,崇尚隐逸,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其诗风清新,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夏夜,诗人借助对张居士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背景中,诗人可能在面对名利的诱惑时,选择了更加内心的宁静生活。
《夏夜有怀》是陈师道对隐逸生活的深刻反思。全诗通过对张居士的怀念,揭示了诗人对传统隐士文化的认同与向往。开篇提到“卧念张居士”,暗示了诗人在夜晚的思考与自省。张居士的逃名生活和安静的隐居环境,成为诗人理想的象征。接着,诗人用“学诗真得瘦,识字即空樽”来反映对诗歌创作的困惑,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其带来的无奈。在后文中,诗人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安逸的氛围。最后一句“未须哀老子,也复守丘园”更是点明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接受与珍视。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更传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突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了对名利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以张居士为引,引导读者思考老年、生命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陈师道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张居士是谁?
A. 诗人
B. 书法家
C. 隐士
D. 学者
“鸣笛夜宜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享受热闹
B. 向往宁静
C. 感到孤独
D. 追求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夏夜有怀》的详细分析与理解,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