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亚献终献》

时间: 2025-05-04 00:20:09

诗句

奠既备,献将终。

神行令,瑞飞空。

迎乾德,祈岁功。

乘烟燎,俨从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0:09

原文展示:

奠既备,献将终。
神行令,瑞飞空。
迎乾德,祈岁功。
乘烟燎,俨从风。

白话文翻译:

祭品已经准备好,即将完成献祭。
神灵行走下令,瑞气在空中飞舞。
迎接天子的德行,祈求丰收的年成。
驾驭着烟火,庄重地随风而行。

注释:

  • :献祭的准备。
  • 将终:即将完成。
  • 神行令:神灵发出命令。
  • :吉祥的征兆。
  • 乾德:天子所掌握的德行,象征天命。
  • 岁功:指丰收年成的功德。
  • 乘烟燎:驾驭着祭品燃烧所产生的烟火。
  • 俨从风:庄重地随风而行,形容仪式的严肃与庄重。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祀雨师”这一典故,雨师是古代中国信仰中的神灵,专门负责降雨。祭祀雨师的目的在于祈求丰收和平安,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农业生产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有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观察,风格多变,常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是唐代的一首祭祀乐章,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与对天神的崇拜,表达了人们期望通过祭祀活动来获得神灵保佑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句和清晰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祭雨师的仪式。开篇的“奠既备,献将终”直接引入祭祀的氛围,表达了对神灵的恭敬与期待。紧接着,诗人描绘了神灵的降临与瑞气的飞舞,这不仅是物质的祭品,更是精神的寄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

“迎乾德,祈岁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强调了德行与丰收的关系,反映出古代人们对天命的理解和对农业成功的渴望。最后一句“乘烟燎,俨从风”则将整个祭祀活动提升到一种庄严的境界,烟火的升腾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交流。

整首诗言简意赅,却意蕴深远,既是一种祈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展现了唐代社会对农业、自然和神灵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奠既备,献将终:表示祭品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献祭的时刻即将到来,展现了仪式的严谨。
  2. 神行令,瑞飞空:描写神灵降临的场景,瑞气象征着吉祥与美好,传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期望。
  3. 迎乾德,祈岁功:强调天子的德行与丰收之间的联系,表现出对未来丰年美好的期盼。
  4. 乘烟燎,俨从风:通过烟火和风的意象,增强了祭祀的庄重感,表现出对神灵的敬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奠既备,献将终”的工整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烟、风、瑞气等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自然与神灵的敬仰,并借此祈求丰收与安宁,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的信仰与文化传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祭祀的准备与敬意。
  • :吉祥的象征,预示着好的征兆。
  • :代表着祭祀的神圣与庄重。
  • :象征着无形的力量,连接着人类与神灵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奠既备,献将终”中的“奠”指的是什么?

    • A. 祭品的准备
    • B. 神灵的降临
    • C. 丰收的年成
    • D. 祭祀的仪式
  2. 诗中提到的“瑞”象征着什么?

    • A. 不祥
    • B. 吉祥
    • C. 失败
    • D. 愉悦
  3. 本诗主要表现了对哪位神灵的祭祀?

    • A. 地藏菩萨
    • B. 雨师
    • C. 观音
    • D. 菩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事的结合。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郊庙歌辞》:两者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后者则强调祭祀与神灵的互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中华诗词大典》

相关查询

春兴 春柳 初春夜酌樗庵处士书斋 游天坛山 行路难 都下别张志虞 怀邹子序 江南曲二首 江南曲二首 寄王侍御塞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善门难开 人头畜鸣 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申请书 犬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习与体成 骤谏 行字旁的字 鲍鱼之肆 名高天下 平开头的成语 直言勿讳 几字旁的字 嘴甜 东张西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