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杨侍御(一作包何诗)》

时间: 2025-05-04 03:39:45

诗句

一官何幸得同时,十载无媒独见遗。

今日不论腰下组,请君看取鬓边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9:45

原文展示:

一官何幸得同时,
十载无媒独见遗。
今日不论腰下组,
请君看取鬓边丝。

白话文翻译:

这位官员何其幸运,能够与我同时相遇,
十年来无缘相见,今朝才得以重逢。
今天不必再谈那腰间的佩饰,
请你看看我鬓角的白发吧。

注释:

  • 一官:指一位官员。
  • 何幸:何其幸运。
  • 同时:在同一时期,指与诗人相遇。
  • 十载:十年。
  • 无媒:没有媒介、没有机会。
  • 独见遗:独自留下的遗憾。
  • 今日不论:今天不再议论。
  • 腰下组:指腰间的装饰、佩饰。
  • 请君看取:请你来看一看。
  • 鬓边丝:指鬓角的白发。

典故解析:

  1. “腰下组”:在古代,腰间的佩饰多用于显示身份地位,诗人提及此物,可以看作对物质享受的淡然。
  2. “鬓边丝”:古人讲究发型,白发常被视为衰老的象征,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佶,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友情、离别等主题。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文人交往频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与杨侍御重逢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十年的时光无声流逝,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友谊的可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而又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开篇“一官何幸得同时”一句,传达出对好友重逢的感激之情,简短却蕴含着浓厚的情感。接下来的“十载无媒独见遗”,则是对过去十年未能相见的遗憾的回忆,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匆匆。最后两句中,诗人用“腰下组”与“鬓边丝”的对比,展现了物质与精神的交融,强调了即使外在的装饰不再重要,真正珍贵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整首诗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官何幸得同时:诗人感叹能与杨侍御同在同一时代,是多么幸运。
  2. 十载无媒独见遗:十年里没有机会相见,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3. 今日不论腰下组:今天不再谈论那些外在的装饰品。
  4. 请君看取鬓边丝:请你看看我鬓角的白发,这才是岁月的痕迹。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腰下组”与“鬓边丝”的对比,强调了内心情感的重要性。
  • 象征:白发象征着衰老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视友谊,感慨时间的流逝,强调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情感与经历,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腰下组:象征着身份地位和外在荣耀。
  • 鬓边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载”指的是多长时间?

    • A. 五年
    • B. 十年
    • C. 二十年
  2. “今日不论腰下组”这句中的“腰下组”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身份装饰
    • C. 书籍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友谊和时间的流逝
    • B. 生活的富足
    • C. 青春的美好

答案:

  1. B. 十年
  2. B. 身份装饰
  3. A. 友谊和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包佶《寄杨侍御》王维《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离别的哀伤,而包佶则更着重于重逢的喜悦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词典》

相关查询

观雪 坐涧边石上 登阁 王孙岭 法驾导引 其三 晓登燕公楼 甘棠道中 同家弟用前韵谢判府惠酒 秋试院将出书所寓窗 石城夜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挽具 爿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总办 倒打一耙 三框儿的字 情坚金石 磨淬 包含独的成语 殊名 子字旁的字 三人成市虎 星陈夙驾 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饮头之器 变化无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