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00
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
作者: 包佶 〔唐代〕
岁正朱明,礼布玄制。
惟乐能感,与神合契。
阴雾离披,灵驭摇裔。
膏泽之庆,期于稔岁。
在一年最正的时节,礼仪已经准备妥当。
只有音乐能感动神灵,与其产生共鸣。
阴云散开,神灵的车驾轻轻摇摆。
希望在丰沛的恩泽中,迎来丰收的年景。
本诗涉及古代祭祀文化,尤其是对雨神的崇拜,反映了农耕社会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诗中通过音乐与神灵的结合,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待与感恩。
作者介绍:包佶,唐代诗人,字仲舜,因其诗歌风格独特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擅长写作与自然、祭祀相关的诗篇,常在诗中融入对神灵的敬畏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农耕繁忙之际,农民们渴望雨水以保证丰收,因此进行祭雨的活动,诗人以此为题材,表达对丰收的期待以及对神灵的敬仰。
《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是一首富有宗教色彩的诗歌,通过对雨神的祭祀,展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丰收的期盼。诗的开头“岁正朱明,礼布玄制”即点明时节的美好和祭祀的庄重,体现了祭祀活动的神圣性。接着“惟乐能感,与神合契”,强调了音乐在祭祀中的重要性,音乐不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与神灵沟通的桥梁。后面的“阴雾离披,灵驭摇裔”描绘了雨云散去,神灵降临的场景,表现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最后“膏泽之庆,期于稔岁”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美好期待。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祭祀场景,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祭祀雨神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岁正朱明”中的“朱明”指的是什么?
诗中“惟乐能感”表达了什么?
“阴雾离披”中的“阴雾”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