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亚献终献》

时间: 2025-05-02 18:41:19

诗句

膋芗备,玉帛陈。

风动物,乐感神。

三献终,百神臻。

草木荣,天下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1:19

原文展示:

膋芗备,玉帛陈。
风动物,乐感神。
三献终,百神臻。
草木荣,天下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祭祀风神的盛大场面。准备了丰盛的祭品,陈列着玉帛;风的力量感动了神灵,乐音传递着神的感应。三次献祭结束后,百神齐聚;草木繁荣,意味着天下迎来了春天。

注释:

  • :指的是祭品中的肉类。
  • :指香草等香料。
  • 玉帛:指的是用玉器和丝绸作为祭品。
  • 风动物:风的力量和生物的活动。
  • 乐感神:乐声能够感动神灵。
  • 三献终:指进行三次献祭仪式结束。
  • 百神臻:众多神灵聚集到此。
  • 草木荣:草木茂盛,象征生机。
  • 天下春:代表大地复苏,春暖花开。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风师”是古代对风神的称呼,古人认为风神能够影响气候和农业生产。祭祀风神的仪式在农耕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佶,字少甫,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盛世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借助祭祀活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亚献终献》是一首典雅而富有宗教色彩的诗。全诗通过描绘祭祀风神的场景,展示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诗的前两句“膋芗备,玉帛陈”,以细致的描写展现了祭品的丰盛,体现了对神灵的尊重与虔诚。接下来的“风动物,乐感神”,则表现了风的力量与音乐的神奇,暗示祭祀不仅是物质的奉献,也是精神的交流,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

最后两句“草木荣,天下春”则将祭祀的意义上升到社会和自然的层面,暗示着通过祭祀活动,能够带来丰收与生机。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祭祀的歌辞,更是对大自然的礼赞,对生活的热爱,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膋芗备,玉帛陈:祭品丰富,展示了对神灵的尊重。
  2. 风动物,乐感神:描绘了祭祀中风神的呼应,乐声传达神灵的情感。
  3. 三献终,百神臻:三次献祭后,众多神灵齐聚,象征祭祀的圆满。
  4. 草木荣,天下春:暗示祭祀带来的丰收与生机,表现自然的复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膋芗备,玉帛陈”,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乐感神”,将乐音赋予感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祭祀为主题,表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 祭品:象征着对神灵的敬意和人们对丰收的渴望。
  • :象征自然力量,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乐音:象征人与神灵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 草木:象征生命的繁荣与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风动物”指的是什么?

    • A. 风的力量
    • B. 动物的活动
    • C. 风神的形象
  2. 诗中“草木荣”寓意什么?

    • A. 自然的枯萎
    • B. 生机与繁荣
    • C. 冬天的到来
  3.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神灵的尊重
    • B. 对自然的敬畏
    • C. 对丰收的期盼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青青子衿》佚名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春晓》进行对比,后者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郊庙歌辞》则强调祭祀的仪式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两者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研究》
  • 《唐代文学与社会背景》

相关查询

率饮亭二十绝 其十 如上人字月印诗 送汤半村西游 清平乐 寄斗全并州,晋中一别匆匆一年矣 春园杂诗(四首) 渡江云 昔年情绪 挽张方伯父 山中晨咏四章 其四 春园十首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耒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红瘦绿肥 歹字旁的字 弃好背盟 企踵可待 病程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爻字旁的字 吃闭门羹 冲让 辵字旁的字 包含渭的成语 无寥 遂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