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贴子词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2:24:56

诗句

鸾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

九垓同燠沐,万物向蕃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56

原文展示

春贴子词 其二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鸾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
九垓同燠沐,万物向蕃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迎接着阳光明媚的春天,农田的祥和气象在清晨显现。
九天之上同沐阳光,万物都向着繁荣的美好生长。

注释

字词注释

  • 鸾路:指迎接阳光的道路,象征春天的到来。
  • 农祥:农田的祥和气象,形容农作物丰收的美好景象。
  • 九垓:古代对天的称呼,表示广阔的天空。
  • 同燠沐:同沐阳光,意指在阳光下共同沐浴。
  • 蕃鲜:繁荣、鲜活的样子,指万物生长茂盛。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通过“九垓”及“万物向蕃鲜”的描写,可以联想到古代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拜及对丰收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历史研究。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春贴子词》是司马光在春天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农田丰收的期望。春天象征着万物复苏,是农耕文化的重要时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观。开头的“鸾路迎长日”以一种极其优雅的方式引入了春天,鸾鸟是古代的神鸟,寓意吉祥,暗示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美好。接着“农祥正晓天”则直接提到了农业的丰收,正值清晨,象征着新的开始,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中“九垓同燠沐”描绘了广阔的天空与阳光的普照,表现出春天的温暖和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万物向蕃鲜”则强调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体现了生命的力量。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境上和谐美好,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未来丰收的期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鸾路迎长日:象征春天的到来,阳光普照,生机盎然。
  2. 农祥正晓天:描绘了早晨的农田,祥和的气象,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3. 九垓同燠沐:广阔的天空下,阳光洒满大地,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4. 万物向蕃鲜:万物在春光中茁壮成长,生机勃勃,象征着希望与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阳光明媚的景象,生动形象。
  • 拟人:让万物仿佛有了生命,向着春天的美好生长。
  • 对仗:如“长日”与“晓天”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寄托了对未来丰收的期望,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鸾路: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美好。
  • 农祥:寄托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 九垓:代表广阔的天空,富有诗意。
  • 万物:象征生机与希望的万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鸾路”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2. 填空题:诗中“九垓同燠沐”表达了_____的意境。

  3. 判断题:诗歌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 (对/错)

答案

  1. B
  2. 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农田的丰收。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春草的赞美与感慨。

诗词对比

  • 司马光与杜甫的春天诗作,前者侧重于自然的祥和与丰收,后者则通过春天表达人生的感慨与忧虑,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资治通鉴》:司马光的历史著作,了解其思想背景。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供对比学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解析与鉴赏的参考。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其四 卜算子 巫溪 卜算子·雅淡浅深黄 卜算子·清凉台 卜算子 卜算子 卜算子 榆荚钱四首 其一 卜算子 卜算子 卜算子 同卿属题曼陀罗室遗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单宗 挨肩擦背 雨日 肉字旁的字 三寸之舌 漫天过海 笑痕 风字旁的字 衣不兼采 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瞪口呆 素静 惊魇 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