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06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桃花在四面绽放,桃叶在一枝上开出新芽。
黄昏时分,黄鹂在歌唱,令人心伤的玉镜台。
清脆的琴声向明月倾诉,半夜春风轻轻吹来。
作者介绍:王昌龄,字少伯,号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擅长抒情诗和山水诗。他的作品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昌龄的早期创作阶段,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诗人常常借春花、月色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春天的景象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古意》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通过描绘桃花、黄鹂和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内心的惆怅。诗的开头以“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桃花的盛开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情感的转折逐渐显露,尤其是“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这里的黄鹂虽声声悦耳,却引发了诗人心中的忧伤,玉镜台更是映射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两句“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则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琴声与月光相辉映,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感受。整体而言,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王昌龄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的“桃花”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萧瑟
“欲暮黄鹂啭”中的“黄鹂”指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一种鸟
C. 一种花
诗中提到的“玉镜台”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梦想
B. 美好与哀愁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古意》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涉及春天与孤独的主题,但王昌龄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个人的豪放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