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水口入茶山》

时间: 2025-04-29 14:05:51

诗句

蒨蒨红裙好女儿,相偎相倚看人时。

使君马上应含笑,横把金鞭为咏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5:51

原文展示:

自水口入茶山 李郢 〔唐代〕

蒨蒨红裙好女儿,相偎相倚看人时。 使君马上应含笑,横把金鞭为咏诗。

白话文翻译:

穿着鲜艳红裙的美丽姑娘,相互依偎着观看过往行人。 骑马的使君应当含笑而过,横握着金鞭吟咏着诗句。

注释:

蒨蒨:鲜艳的样子。 红裙:红色的裙子,这里指代穿着红裙的女子。 好女儿:美丽的姑娘。 相偎相倚:相互依偎着。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骑马的官员。 马上:骑在马上。 含笑:面带笑容。 横把金鞭:横握着金色的马鞭。 为咏诗:吟咏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生活琐事和自然景物。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官员的闲适情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郢游历或任职期间,经过水口进入茶山时所作,通过对乡村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蒨蒨红裙好女儿,相偎相倚看人时”,通过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动作,刻画了乡村女子的形象,她们相互依偎,好奇地观看过往行人,展现了她们的纯朴和活泼。后两句“使君马上应含笑,横把金鞭为咏诗”,则描绘了骑马的官员,他面带笑容,横握金鞭,吟咏诗句,显得悠闲自得,与前文的乡村女子形成对比,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首句通过“蒨蒨红裙”和“好女儿”描绘了女子的外貌和身份,用“相偎相倚”表现了她们的亲密和好奇。 次句“使君马上应含笑”,描绘了官员的悠闲和愉悦,“横把金鞭为咏诗”则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文雅和闲适。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如“蒨蒨红裙”和“相偎相倚”,通过色彩和动作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女子和官员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官员的闲适,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蒨蒨红裙”:鲜艳的红色,象征着活力和热情。 “相偎相倚”:亲密的动作,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金鞭”:金色的马鞭,象征着官员的身份和权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蒨蒨红裙”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裙子 B. 红色的山 C. 红色的花
  2. “使君马上应含笑”中的“使君”指的是什么? A. 官员 B. 士兵 C. 商人
  3. 诗中官员的动作是什么? A. 骑马 B. 吟诗 C. 挥鞭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宁静的田园生活,与李郢的诗有相似的田园意境。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郢的《自水口入茶山》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山中的宁静和超脱,而李郢的诗则更注重人物的生动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收录了李郢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查询

追和及甫雪 九月十八日夜泊刘郎浦二绝 赵忠简孙璧见过有诗用韵 悯农 阻风呈赵史君 其三 移居西郭重楼 仙鹤楼避暑 中春望后一日登铃珑 正月三日同莫干祝法游东西园 谨和老人明朝中春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之八九 不羞当面 滔朗 包含恒的成语 间不容砺 包含缛的词语有哪些 妙古 士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狂丝 雪暗 髟字旁的字 懒堕 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墙面而立 首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