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3:41
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作者:李嘉祐 〔唐代〕
法许庐山远,
诗传休上人。
独归双树宿,
静与百花亲。
对物虽留兴,
观空已悟身。
能令折腰客,
遥赏竹房春。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道而行的朋友的依依惜别,诗人用悠远的景象和宁静的心境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友人同行至庐山,告别时留下的深情厚谊。诗中描绘了独自回归的情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领悟。
作者介绍:李嘉祐是唐代的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闻名。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脱俗、意蕴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与友人同行赴官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李嘉祐的《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是一首充满哲思的离别诗,诗中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通过庐山的远和诗意的传递,暗示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接下来的“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仿佛在说,尽管人世间纷扰,但在自然中找到了归属。
“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更是诗的转折,强调了对物质的留恋与对自我内心的觉悟,暗示了人生的哲理。最后两句“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则是对世俗追逐的反思,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在竹房春色中,似乎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真谛。整首诗不仅是一首离别之作,更是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思了世俗生活的意义,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法许庐山远”中“法许”是什么意思?
A. 法律的许可
B. 远方的风景
C. 诗歌的传承
D. 生活的哲学
诗中提到的“折腰客”指的是?
A. 追求名利的人
B. 隐居的高人
C. 诗人自己
D. 自然的美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什么?
A. 离别之情
B. 对名利的追逐
C.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D.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能够理解《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的诗意,还能对诗歌的背景、意象及其艺术手法有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