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9:11
了斋自警六首
作者: 陈瓘 〔宋代〕
文书难写伏羲书,字外成篇始见渠。
赐也能分可不可,一瓢居士只如愚。
这首诗表达了写作的艰难,尤其是对于伏羲的经典文书更是难以描摹。字句之外的深意才是文章的真正体现。虽然上天赋予了人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我这个只懂得一瓢水的居士,仍然显得愚钝。
陈瓘,字子尚,号了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个人修养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为主题,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这首诗是在陈瓘对自身修养的警示中创作而成,反映了他对于文学创作和道德修养的思考,尤其是在对经典的传承与解读上所感受到的困难与责任。
陈瓘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写作过程的反思,表现出他对文字的敬畏与对思想深度的追求。开篇提到“文书难写”,这不仅是对写作技巧的承认,更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自觉。他以伏羲书为例,暗示古人智慧的深邃,字里行间蕴含的哲理和智慧,非浅薄的字句所能表述。接着他提到的“字外成篇”,强调了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要挖掘更深层的意义,这种思考超越了表面的表达。最后一句“一瓢居士只如愚”,则表现了诗人的谦逊和自省,承认自身的无知与不足,显示出他对自我修养的重视。这种对写作的警醒,恰恰体现了他对文学责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写作的艰难和对深意的追求展开,体现了作者对文化的敬畏和对自身修养的警醒。
“文书难写”中的“文书”指的是什么?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伏羲书”象征着什么?
“一瓢居士只如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