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42
近来章奏小年诗,一种成空尽可悲。
书得眼昏朱似碧,用来心破发如丝。
催身易老缘多事,报主深恩在几时。
天遣两家无嗣子,欲将文集与它谁。
最近写的奏章和小诗,都是一些空洞的内容,令人感到悲伤。
眼睛看字太久,似乎墨红变成了碧色,心中烦恼如丝般纠缠。
因为琐事而显得容易衰老,对主人的深恩,又能有多少时日去报答呢?
上天让两家都没有后代,究竟要把文集遗赠给谁呢?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及了“天遣无嗣子”,可理解为对命运的感叹,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无奈和对后代的思考。
作者介绍:元稹,字和之,号微之,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831年。他与白居易友谊深厚,二人并称“元白”。元稹诗风多变,既有清丽脱俗,也有沉郁顿挫的作品。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作于元稹晚年,面对官场的繁琐与个人生活的无奈,诗人感到人生的空虚与无常,尤其是对后代的思考,反映出对生命及传承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元稹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开篇通过对章奏与小年诗的描摹,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失望,既体现了对内容的空洞感的感慨,也反映出个人在官场中无能为力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书得眼昏朱似碧”的描写,传达出因疲惫而导致的视觉与心理上的双重压迫,生动地表现出在繁忙世事中,精神与身体的疲惫交织。
“催身易老缘多事”一句,诗人感叹生活的琐碎与繁杂令他感到衰老,而“报主深恩在几时”则展现了他对恩情的无尽惦念与回报能力的无奈。最后一句“天遣两家无嗣子”则让整首诗达到了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后代的惆怅与遗憾,增强了作品的哲理性和思考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思考,展现了元稹对生活、时间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反思,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展现了对生命、传承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小年诗”指的是哪个节日的诗?
诗人感慨“眼昏朱似碧”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
诗中提到的“天遣两家无嗣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