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3:07
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昔尝为僧,于荆州相别)
作者: 元稹
昔年我见杯中渡,
今日人言鹤上逢。
两虎定随千岁鹿,
双林添作几株松。
方瞳应是新烧药,
短脚知缘旧施舂。
为僧时先有脚疾,
欲请僧繇远相画,
苦愁频变本形容。
从前我在杯中看见渡船,
而今听人说我在鹤上相逢。
两只老虎定会伴随着千年的鹿,
双林之中又增添几株松树。
方圆的瞳孔应该是新熬的药,
短小的腿是由于旧时施舂。
我在当和尚的时候就有脚疾,
想请僧繇远道而来为我画,
可惜愁苦让我频繁改变容貌。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要为民声”,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唐代,元稹在与道士郭公相别时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涉及的道士与僧侣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关注与思考。
此诗体现了元稹对人生、友谊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到“杯中渡”,以此引入对往事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多次提到动物(如鹤、虎、鹿),以自然界的生物象征岁月和生命中的坚持与挑战。尤其是“千岁鹿”与“两虎”的对比,彰显了生命的脆弱和力量的对抗。
整首诗情感深邃,采用了细腻的比喻与象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过去的依恋。最后几句诗句中,愁苦的情感愈加浓烈,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敏感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杯中渡”象征什么?
A. 朋友
B. 过往时光
C. 自然景观
“两虎定随千岁鹿”体现了什么主题?
A. 生命的竞争与脆弱
B. 自然的和谐
C. 友情的珍贵
诗人希望通过绘画表达什么?
A. 对生活的快乐
B. 对自身病痛的理解
C. 对友谊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