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0:02
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
烟光垂碧草,琼脉散纤云。
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
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清澈的水面如镜子般明亮,微波荡漾出细腻的涟漪。烟雾般的光辉洒落在碧绿的草地上,像美玉般的脉络散布在轻薄的云朵中。岸边的柳树投下了美丽的阴影,微风轻拂,带走了尘埃与污浊。我悠然自得地望着春天的景色,四周的浩瀚天地中,谁能与我共赏这美好呢?
元稹(779年-831年),字子猷,号微之,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与白居易齐名,是“元白”诗派的重要代表,主张以诗抒情,关注民生,对社会问题有较深的思考。
《遣春十首》是元稹在春天写下的十首诗之一。这首诗创作于他人生的某个特定时刻,可能是春天的某一天,感受到春意盎然,触发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色,诗人以清澈的潭水和微波为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水面如镜,反射出周围的景物,仿佛一切都被捕捉在这片碧潭中。接着,诗人描绘了光影与自然的融合,烟光洒落在碧草上,形成了美丽的画面。云朵轻盈,如美玉般的纹理散落在空中,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在岸边,柳树的阴影为这一幅春景增添了一份凉意与深邃,风轻轻拂过,带走了尘埃,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清新。最后,诗人以“悠然送春目”来表达他对春天的宁静与悠闲的感受,独自欣赏这美好的景色,思绪飘荡,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闲,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自然美感。诗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优美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春天的美丽与宁静,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诗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悠闲。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镜皎碧潭水”中的“皎”字意思是?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