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1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15:04
渔潭值雨
作者:钱起 〔唐代〕
日入林岛异,鹤鸣风草间。
孤帆泊枉渚,飞雨来前山。
客意念留滞,川途忽阻艰。
赤亭仍数里,夜待安流还。
日头落入林岛,景色显得不同寻常;
鹤在风中鸣叫,草间传来阵阵清音。
孤独的帆船停泊在水边的沙洲上,
骤然飞来的雨点打在前面的山头。
游子的心思因雨而感到留滞,
河川的旅途忽然显得艰难困苦。
赤亭仍然有好几里路,
夜晚在此等待水流的安稳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鹤鸣”与“飞雨”皆为自然景象,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感受。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25年-约 785年),字仲明,号逸人,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风景与抒发情感。其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渔潭值雨》创作于作者的游历生涯中,描写了他在旅途中因雨而生的感慨。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色与游子心情的结合,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渔潭值雨》是一首描绘旅途情景的诗。在诗中,钱起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场景。开篇“日入林岛异,鹤鸣风草间”,描绘了日落时分,林岛的特有景象以及鹤鸣声的清脆,给人以宁静的感觉。随后“孤帆泊枉渚,飞雨来前山”,展现出孤独的帆船与突如其来的飞雨,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游子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游子的心情,“客意念留滞,川途忽阻艰”,因雨的突袭,使得他心中充满了留滞的惆怅,旅途的艰难让人感到沮丧。最后一句“夜待安流还”则体现了他对归宿的渴望与期待,尽管旅途艰辛,但他依然希望能安全回到自己的家园。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旅途中的孤独感与思乡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对归宿的渴望以及在逆境中的无奈与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渔潭值雨》的作者是谁?
诗中“孤帆泊枉渚”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夜待安流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