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8:58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
作者: 钱起 〔唐代〕
下马失炎暑,重门深绿篁。
宫臣礼嘉客,林表开兰堂。
兹夕兴难尽,澄罍照墨场。
鲜风吹印绶,密坐皆馨香。
美景惜文会,清吟迟羽觞。
东林晚来好,目极趣何长。
鸟道挂疏雨,人家残夕阳。
城隅拥归骑,留醉恋琼芳。
诗人骑马经过炎热的夏日,来到深藏于重重竹林中的别业,门口绿竹成荫。宫廷的臣子们对来访的文人热情款待,林间的兰花亭子也敞开了门。今夜的兴致难以尽兴,清澈的酒盅映照着书法作品。清风拂面,带着印章的香气,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温馨而愉快。美好的景色令人珍惜这次文人聚会,清吟的声音伴随着酒杯的碰撞。东林的晚景是如此美好,眼前的风光让人无尽的留恋。鸟儿飞过的小路上挂着细雨,村庄的晚霞映照着残阳。城边骑马归来的友人,醉意朦胧,留连于这美丽的芳香中。
作者介绍:钱起(约722—779),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少游,山阴人。他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夏时节,诗人与友人相聚于城东的别业,借此逃避酷暑,抒发对友谊与自然的热爱,体现出唐代文人闲适的生活态度。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是一首描绘盛夏时光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们在城东别业的悠闲生活与深厚友谊。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递出宁静与和谐的气氛。开篇以“下马失炎暑”引入,立即设定了逃避酷热的主题,接着描绘门前的绿竹和兰堂,营造出一个清幽的环境。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酒宴上的情景,清风、香气、文人雅聚的氛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最后几句则转向晚霞与乡村的宁静,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眷恋与对友谊的珍惜。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唐代文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宁静和乐趣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下马失炎暑”意指什么?
诗中的“兰堂”象征着什么?
“目极趣何长”中的“趣”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