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21
辘轳高倚壁嶙峋,剑水泪沉草树蓁。
虎气必腾千尺上,蛾眉曾照两湾颦。
不胜清拍中秋夜,尽委黄金数叶春。
谁记君王旧歌舞,馆娃宫殿巳成尘。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的奇特景致,辘轳高高地依靠在嶙峋的山壁上,水面如剑般锋利,泪水沉淀在繁茂的草树之间。这里的虎气必定向千尺高空腾飞,而那曾经照亮两湾眉头的蛾眉,如今已是黯然神伤。中秋的夜晚清风拍打,我无法承受,只有把黄金般的春叶尽情抛弃。谁还记得昔日君王的歌舞,馆娃宫殿如今已化为尘埃。
徐渭(1521-1593),字子晋,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虎丘》是徐渭在游览虎丘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致的赞美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整首诗以虎丘为背景,结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首联描绘了虎丘的奇特地形,创建出一种奇幻的氛围;接着以“剑水泪沉”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情感。第三联的“清拍中秋夜”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突显了诗人在中秋夜的孤寂与思索。最后一联以“馆娃宫殿巳成尘”结束,深刻表达了历史的无情与兴衰的轮回,使整首诗在自然景象与人文历史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剑水”形容了什么?
“馆娃宫殿巳成尘”表达了什么情感?
徐渭与李白的作品,均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思考,但徐渭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与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