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5:30
送赵大夫掌南台
作者: 徐渭 [明代]
鼎地千年计不轻,
特从阙下借中丞。
长江旌节陪留守,
大侠屠埋偃孝陵。
一道旧寒桓典马,
群公今职郑州鹰。
丰城双剑频劳拭,
解赠相看是蒯绳。
这首诗描绘了赵大夫掌管南台的情景,开头提到鼎地的千年计谋并不简单,因此特别从朝廷借来中丞的职务。接着提到长江的旌旗伴随留守之人,大侠屠戮与埋葬了偃孝陵。接下来的两句提及往日的寒冷和典马的故事,当前众公职掌郑州的鹰,最后则是丰城的双剑频频擦拭,赠送之物是蒯绳。
徐渭,字子华,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具有浓厚的个性,作品常常表达对社会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情感。徐渭在政治上遭遇挫折,他的诗作中常有对时局的感慨与对友人的关心。
这首诗创作于徐渭与赵大夫的分别之际,表达了对赵大夫前途的祝福与对友谊的珍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赵大夫仕途的描绘,反映了对政治与个人命运的思索。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了徐渭高超的艺术才华。开篇以“鼎地千年计不轻”引入,显示出对古代策略的深思,接着将赵大夫与中丞的关系比拟,隐含着对朋友的关心与寄托。长江的旌节与留守的描写,传达了对家国安危的关注。诗中提及的“偃孝陵”与“郑州鹰”,则深刻反映了权力的象征与历史的交织。最后的丰城双剑与蒯绳,象征着忠诚与友情,表现出诗人对赵大夫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徐渭作为诗人的深邃与独特。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与友情的理解,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复杂与多元。
诗中提到的“长江旌节”是指什么?
A. 军事与权力
B. 诗歌与文化
C. 自然风光
“丰城双剑频劳拭”中的“双剑”象征什么?
A. 爱情
B. 勇敢与决断
C. 友谊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徐渭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