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6:37
登北山小憩龙王堂遂上镇虏台风至飒然因感麻总兵校猎之约
作者:徐渭 〔明代〕
北山高寺等浮屠,
龙王高台望入胡。
正苦衣鹑悽大漠,
翻思毛雪洒平芜。
长河急水琉璃浊,
片石安禅菡萏孤。
欲问射雕何处是,
沙场不见有樵夫。
北山上的高寺就像浮屠一样,
龙王的高台可以眺望入胡的边境。
正苦于衣衫单薄在悲凉的大漠,
不禁想到毛雪洒落在平坦的原野。
长河的急水浑浊如琉璃,
片石上安静地禅坐,孤独的荷花开了。
想问射雕的地方在哪里,
战场上却不见樵夫的身影。
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长,号青藤,晚号香光,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用豪放的语言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徐渭在文学、绘画上均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浪子诗人”。
此诗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政治动荡及社会动乱的时期,诗人常常以山水见志,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诗中隐含对战争的反思,表现出诗人渴望和平的愿望。
整首《登北山小憩龙王堂遂上镇虏台风至飒然因感麻总兵校猎之约》描绘了北山的壮丽与个人的孤独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首联“北山高寺等浮屠”,即将山寺与浮屠相提并论,突出其高远与神圣,表现出一种向往超脱的情怀。接下来通过对龙王高台的描写,引申出对边疆的思索,仿佛在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
“正苦衣鹑悽大漠”,通过衣鹑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身处荒凉环境中的无奈与悲凉,令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对温暖的渴望。诗中“长河急水琉璃浊”的意象,既表现了自然的力量,又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流动,进一步加深了诗的哲理性。
最后两句“欲问射雕何处是,沙场不见有樵夫”,通过对射雕和樵夫的提问,反映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流露出对人间劳作的向往。整首诗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中“北山高寺等浮屠”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对宗教的思考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个人的孤独
“长河急水琉璃浊”中的“琉璃”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水
B. 透明的天空
C. 美丽的玉石
D. 浑浊的泥土
诗人通过“欲问射雕何处是”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战争的胜利
B. 英雄的理想
C. 人生的安宁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徐渭的诗歌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