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6:39
二十七年前应诏,黄昏同上木兰舟。
江山依旧人琴寂,白首南迁泪迸流。
二十七年前,我应召与您在黄昏时分同乘木兰舟。
如今江山依然,人却已寂寞如琴,白发苍苍南迁,泪水止不住流淌。
晁补之(生卒年不详),字承天,号阮亭,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擅长咏怀与追忆。
这首诗写于作者回忆和怀念与沈丘叔父共渡黄昏时光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亲情的深厚。开篇提到“二十七年前”,不仅给人以时间感,也引出作者与沈丘叔父之间的深厚情谊。黄昏时分的木兰舟,象征着温馨与宁静,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江山依旧而人事已非,令人感慨万千。
“人琴寂”一句尤为动人,琴声的寂寞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中通过对“白首”的描写,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岁月不饶人,白发已生,南迁的选择更是对往昔的告别和对未来的展望。最后的“泪迸流”,是情感的宣泄,是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亲情的无尽怀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全诗以怀念为主题,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及对逝去亲友的深切怀念,表现出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木兰舟”象征什么?
“江山依旧”反映了什么情感?
诗人在最后一句提到的“泪迸流”主要表达了什么?
对比晁补之的怀旧情感与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对兄弟的思念,二者都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厚感情,但晁补之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而杜甫则强调了亲情的温暖与人间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