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麻姑台》

时间: 2025-05-04 11:33:45

诗句

结束紫霞衣,长啸出花关。

杖藜连步向何处,麻姑台上看秋山。

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

楼头琪花散空碧,片片吹落西风前。

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明月。

长风飘落千丈泉,铁桥如烟鸟飞没。

回头还望白云衢,遥遥古木笑山都。

鲍公双燕还来否,葛令遗衣今在无。

我生本具烟霞骨,不见凌风生羽翼。

台前落日又西斜,俯拾落花长叹息。

长叹息,意迟迟,遥见麻姑彩云里。

手撚一株琼树枝,安得鸟爪搔我背,便受神鞭亦不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45

登麻姑台

原文展示

结束紫霞衣,长啸出花关。
杖藜连步向何处,麻姑台上看秋山。
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
楼头琪花散空碧,片片吹落西风前。
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明月。
长风飘落千丈泉,铁桥如烟鸟飞没。
回头还望白云衢,遥遥古木笑山都。
鲍公双燕还来否,葛令遗衣今在无。
我生本具烟霞骨,不见凌风生羽翼。
台前落日又西斜,俯拾落花长叹息。
长叹息,意迟迟,遥见麻姑彩云里。
手撚一株琼树枝,安得鸟爪搔我背,便受神鞭亦不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麻姑台上所见的秋日美景,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作者穿上紫霞衣,长啸而出,走向麻姑台,准备欣赏秋山的美丽。秋山层层叠叠,翠色相连,白玉般的楼台高耸入云,周围弥漫着紫色烟雾。楼上琪花纷纷散落,随风飘落,映衬着西风的萧瑟。作者渴望乘云飞升,敲响仙阙,直上三峰,把玩明月。长风将千丈之泉吹落,仿佛铁桥悬空,鸟儿飞往远方。回首望去,白云间古木隐现,似乎在对山川微笑。鲍公的双燕还会回来吗?葛令的遗衣如今是否仍在?我生来就有烟霞的灵魂,却无法如仙人般展翅高飞。台前的落日西斜,我俯拾落花,长叹一声,意兴阑珊,遥见麻姑的彩云。手中撚着一枝琼树,如何能得到鸟爪来搔背,纵然接受神仙的鞭策也无怨无悔。

注释

  • 紫霞衣:象征神仙的服装,常用来表现超凡脱俗的境界。
  • 杖藜:手杖,古代文人常用以助行,象征隐逸。
  • 麻姑台:传说中的仙女麻姑所居之地,象征仙境。
  • 琪花:美丽的花,象征美好事物。
  • 鲍公:传说中与燕子有关的人物,象征归来的希望。
  • 葛令:葛洪,古代道教人物,象征追求长生的理想。

典故解析

  1. 麻姑: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以长生不老和药草闻名。
  2. 鲍公双燕:传说中鲍公的双燕每年归来,象征着友谊和希望。
  3. 葛令遗衣:指葛洪留下的道教思想,寓意追求长生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云龙,明代诗人,以擅长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隐逸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午后,作者游历麻姑台,受到周围秋山美景的感染,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登麻姑台》是李云龙以麻姑台的美景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的一首佳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山的美丽与壮观,尤其是“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用“长啸”、“杖藜”等词语,传递出他行走在自然中的自在与清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还有对仙境的渴望,尤其是“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明月”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长风、落花的描写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作者在感叹中流露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也深刻反映了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结束紫霞衣,长啸出花关:穿上象征性的衣服,长啸而出,展示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2. 杖藜连步向何处,麻姑台上看秋山:手持拐杖,走向麻姑台,准备欣赏美丽的秋景。
  3. 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秋山层次分明,白玉楼台高耸在紫色烟雾之中,展现出一种梦幻的美感。
  4. 楼头琪花散空碧,片片吹落西风前:楼上美丽的花朵在空中飞舞,随西风飘落,衬托出一种惆怅的气氛。
  5. 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明月:渴望乘云飞升,与月亮嬉戏,表现出对仙境的向往。
  6. 长风飘落千丈泉,铁桥如烟鸟飞没:长风将泉水吹落,铁桥若隐若现,鸟儿消失在远方,暗示了现实的渺小与无常。
  7. 回头还望白云衢,遥遥古木笑山都:回头望去,白云间的古木似乎在微笑,暗示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
  8. 鲍公双燕还来否,葛令遗衣今在无:怀念鲍公的双燕是否还会归来,葛令的衣物是否仍在,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
  9. 我生本具烟霞骨,不见凌风生羽翼:自己生来就有超凡的资质,却无法展翅高飞,体现了对理想的无奈。
  10. 台前落日又西斜,俯拾落花长叹息:落日西斜,拾起地上的落花,长叹一声,表达了感慨。
  11. 长叹息,意迟迟,遥见麻姑彩云里:叹息之际,看到麻姑的彩云,意象美丽而朦胧。
  12. 手撚一株琼树枝,安得鸟爪搔我背:手中把玩琼树,渴望得到鸟爪来搔背,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修辞手法

  1. 比喻:通过“紫霞衣”、“白玉楼台”等比喻,构建出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
  2. 拟人:古木似乎在微笑,增加了自然的灵动感。
  3. 对仗:如“长啸出花关,杖藜连步向何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麻姑:代表仙女与理想境界。
  • 秋山:象征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变迁。
  • 琼树:象征着纯洁与高尚的追求。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理想。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麻姑台的意象承载着人们对长生、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秋山的描绘则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诗中对鲍公燕归、葛令遗衣的提及,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亲情友情的怀念,形成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麻姑”指的是: A. 仙女
    B. 古木
    C. 瓜果

  2. 填空题:诗中“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__”。

  3. 判断题:诗中对鲍公双燕的提及,反映了对归来的希望。(对/错)

答案

  1. A
  2. 明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登麻姑台》: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登高》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而《登麻姑台》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理想与仙境的向往。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李云龙研究》
  2.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闻莺 偶摘梅数枝致案上盎中芬然遂开因为作一诗 道彭泽 寄集节二首 独处愁 寒食后数日方持斋诵经而东园游人甚盛因而赋 休日不出 怀金陵三首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读潘郎文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漫天大谎 包含渊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街的词语有哪些 变本加厉 灰移火变 鼠字旁的字 彗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田字旁的字 非子 自求多福 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字头的字 宿夕之忧 玉字旁的字 相须而行 白绢斜封 耳字旁的字 宦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