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8:50
过朱明洞
李云龙 〔明代〕
晨策渡溪桥,迤逦寻古洞。
连冈行渐别,长林目遥送。
渐远绝人烟,稍近闻禅诵。
云护瑶台暖,鸟蹴琪花动。
曰予慕幽旷,夙托游仙梦。
逝彼岂无忧,尘网不我纵。
人惟知足足,物以无用用。
暂托水云游,谢彼役役众。
清晨我骑马渡过溪边的桥,沿着曲折的小路寻找那古老的洞穴。
随着行程的推进,渐渐与连绵的山冈分开,长长的树林在远方目送我的背影。
渐渐地远离了人烟,渐近时却听见了佛寺的禅音。
云彩温暖地环绕着瑶台,鸟儿轻轻掠过,花儿也随之摇动。
我渴望那幽静的境地,早就寄托于游仙的梦想。
那世俗的忧愁难道不存在吗?尘世的网罗却不让我自由。
人只需知足常乐,物质的追求实在无用。
暂时寄情于水云的游历,告别那繁忙的世俗生活。
作者介绍:李云龙,明代诗人,生于浙东,在文学上以其清新的自然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超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云龙游历朱明洞时,体现了他对自然幽静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李云龙的《过朱明洞》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晨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的“晨策渡溪桥”就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清新的早晨,诗人骑马渡过溪边的桥,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接着,随着“连冈行渐别,长林目遥送”的描写,诗人逐渐远离尘世的喧嚣,进入了一种人迹罕至的境地。在此过程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对喧闹世界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渐远绝人烟,稍近闻禅诵”,在自然的静谧中传来了佛教的诵经声,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诗人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也对生活中的繁忙与忧虑进行了反思。最后,诗人通过“人惟知足足,物以无用用”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云龙高洁的情操与深邃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幽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哲理思考,传达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A. 通过描绘自然景色
B. 通过讲述故事
C. 通过对话
“人惟知足足”的意思是:
A. 知道足够的东西
B. 知足常乐
C. 知道很多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战争
B. 自然与宁静
C. 生活的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