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代寿黔公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9:38:03

诗句

异姓王功阶特进,大将军客揖须长。

太平象马舞何事,胜会凫鹥醉不妨。

锦席珠玑群彦舌,金炉烟雾百蛮香。

殷勤剩有华封祝,先遣山呼到帝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8:03

原文展示:

异姓王功阶特进,大将军客揖须长。
太平象马舞何事,胜会凫鹥醉不妨。
锦席珠玑群彦舌,金炉烟雾百蛮香。
殷勤剩有华封祝,先遣山呼到帝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场景。不同姓氏的王公贵族在特进的地位上,像大将军一样恭敬地互相致意。太平的日子里,像马一样舞动,究竟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呢?即使是比起那一群醉酒的野鸭,似乎也不在乎。华丽的席子上,珠玉般的美丽言辞交织,金炉里袅袅的烟雾散发着异域的香气。殷勤的祝福如同华封山上的祝愿,早已派人将喜讯传到帝乡。

注释:

  • 异姓: 指不同姓氏的王公。
  • 特进: 官职名,特进是明代的一种高级官职。
  • 大将军: 一种高位将领,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 凫鹥: 指野鸭,象征着饮酒作乐的场景。
  • 锦席: 华丽的席子,象征宴会的奢华。
  • 珠玑: 珠宝和美玉,比喻精美的言辞。
  • 华封: 华封山,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晦,号青藤,晚号墨子,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代寿黔公 其二》为徐渭创作的一首祝寿诗,反映了当时社交礼仪和宴会文化。诗中描绘的豪华场景和互致祝福,体现了对寿辰的重视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盛大的宴会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富丽堂皇的场景,展现了人际间的友好和祝福。开篇提到的“异姓王功阶特进”,显示了主人公的地位和身份,暗示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聚会,而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合。接着通过“太平象马舞何事”描绘了宴会的欢快氛围,诗人用“象马舞”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

“锦席珠玑群彦舌,金炉烟雾百蛮香”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欢愉。这里的“锦席”和“珠玑”暗示着宴会的华丽和高雅,而“金炉烟雾”则渲染出一种浪漫而神秘的氛围。这种对奢华的描绘,不仅仅是对物质的赞美,更是对人际交往中美好情感的体现。

最后两句“殷勤剩有华封祝,先遣山呼到帝乡”则表达了对主人的敬意和祝福。华封山的祝愿象征着吉祥和美好,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和期冀。这种祝福不仅仅是对个人的祝福,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和谐、喜庆的社交场景,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异姓王功阶特进: 不同姓氏的王公特进,强调地位的特殊。
  2. 大将军客揖须长: 大将军的客人相互敬礼,体现礼仪的庄重。
  3. 太平象马舞何事: 太平的时代,像马儿一样欢舞,暗含对庆祝的疑问。
  4. 胜会凫鹥醉不妨: 比起醉酒的野鸭,这种欢庆更显得无拘无束。
  5. 锦席珠玑群彦舌: 华丽的席子上,众人的言辞如珠如玉,形象生动。
  6. 金炉烟雾百蛮香: 金炉中的烟雾弥漫,异域的香气扑鼻而来。
  7. 殷勤剩有华封祝: 殷勤的祝福如同华封山的美好愿愿。
  8. 先遣山呼到帝乡: 把祝福的消息早早送到帝乡,表达心意。

修辞手法:

  • 比喻: “象马舞”比喻欢快的场面。
  • 对仗: “锦席珠玑”与“金炉烟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排比: “殷勤剩有华封祝,先遣山呼到帝乡”通过排比结构强调祝福的真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社交文化和人际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公: 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锦席: 奢华和富贵的象征。
  • 金炉: 代表香气和神秘的氛围。
  • 华封: 祝福和吉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异姓”指的是?

    • A. 不同的姓氏
    • B. 同一个姓氏
    • C. 家族成员
    • D. 朋友
  2. “金炉烟雾”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幽静
    • B. 热闹
    • C. 神秘
    • D. 贫穷
  3. 诗中“殷勤剩有华封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祝福
    • C. 悲伤
    • D. 疲惫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杜甫的《宴桃李》
  • 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杜甫《宴桃李》: 也描绘了宴会情景,但更多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 通过欢庆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感悟,主题相似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徐渭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马戴居华山因寄 送友人如边 送金州鉴周上人 送崔峤游潇湘 送别 寄贺兰朋吉 送胡道士 经苏秦墓 哭张籍 送敡法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治讼 燧人氏 肉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赫赫有名 漫天彻地 包含止的词语有哪些 辅车相依 士字旁的字 勤俭节约 口有同嗜 草字头的字 合窳 千日斫柴一日烧 禊祠 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