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1:03
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近
作者:冯延巳 〔唐代〕
风微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
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
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微风轻拂,帘幕轻扬,清明佳节即将来临,花瓣纷纷飘落,春天的气息渐渐消散。
我举杯畅饮,想要留住这欢乐,然而身上的罗衣却已无法抵挡夜晚的寒意。
愁苦的脸庞如同烧尽的蜡烛,泪珠在窗栏上流淌。
我也想要高歌一曲,但奈何相逢的情感复杂而纷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词中提及的“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有悼念逝者的意义,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作者介绍
冯延巳,唐代词人,字子振,号青溪,生于南唐,后为后蜀所用。他的词以婉约见长,往往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末夏初,正值清明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逝去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情感的复杂感受。
《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近》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思考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开篇的“风微帘幕清明近”,既描绘了一个清新的春日场景,又暗示着春天的结束,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花落春残”的描写,诗人进一步加深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表现了尽管想要留住欢乐,却无法抵挡夜晚的寒意,象征着生活中的无奈与孤独。这里的“罗衣”和“夜寒”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矛盾的情感。
愁苦的心情通过“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生动表现,蜡烛的燃烧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而珠泪则是情感的真实流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最后一句“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则表达了对情感复杂性的无奈,展现了人生中对美好与痛苦交织的深刻理解。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情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清明”指的是哪一个节气?
A. 春分
B. 清明
C. 立夏
“愁颜恰似烧残烛”中,蜡烛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生命的短暂
C. 光明
诗人想通过“尊酒留欢”表达什么情感?
A. 留住欢乐
B. 逃避现实
C. 感谢朋友
答案:1-B,2-B,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延巳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情感的复杂性,但冯延巳的词更侧重于春天的逝去与愁苦,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失去爱情的哀愁与思念。两者的情感基调虽然相似,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体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