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6:30
昭君怨 楼外
作者: 王士禄 〔清代〕
楼外夕阳牢落。
倚损危栏一角。
何处见天涯。
碧山遮。
那似合欢双枕。
解使潇湘路近。
回梦惜馀欢。
觑屏山。
夕阳在楼外沉落,
我倚着损坏的栏杆一角。
哪里可以看到天涯?
碧绿的山峦遮挡了视线。
这情景怎能比得上双枕共眠?
即便潇湘的路途再近,
回忆往日的欢愉,
不禁驻足凝视那屏山。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士禄,清代诗人,字承恩,号梅溪,生于明末清初,因其诗作多描写离愁别绪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优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昭君怨 楼外》创作于清代,表现了诗人在夕阳西下时的孤独与思念,诗中流露出对往昔欢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和爱情的思考。
这首《昭君怨 楼外》以夕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开篇即以“楼外夕阳牢落”引入,夕阳的沉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倚靠在损坏的栏杆上,表现出一种无助与孤独,似乎在向大自然倾诉自己的心声。接着,诗人以“何处见天涯”反问,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山的遮挡也暗示了情感的阻隔。
“那似合欢双枕”一句,转而回忆起曾经的甜蜜时光,合欢双枕象征着亲密的爱情,而“解使潇湘路近”则反映出即使路途再近,也无法抵达心中的期盼。最后的“回梦惜馀欢”,展现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珍惜与怀念,结合“觑屏山”,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人生的感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哲理性,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反映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夕阳牢落”是什么意思?
A. 夕阳升起
B. 夕阳沉落
C. 夕阳照耀
“合欢双枕”象征什么?
A. 亲密的爱情
B. 离别的痛苦
C. 友情
诗人倚靠的是什么?
A. 墙壁
B. 栏杆
C. 树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昭君怨 楼外》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