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

时间: 2025-04-28 02:15:28

诗句

楼畔花枝拂槛红,露天香动满帘风。

谁知野寺遗钿处,尽在相如春思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5:28

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

作者: 赵嘏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楼畔花枝拂槛红,
露天香动满帘风。
谁知野寺遗钿处,
尽在相如春思中。

白话文翻译:

在楼旁的花枝轻轻拂过红色的栏杆,
露水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满帘的风轻拂。
谁能知道那野外的寺庙中留存的钿饰,
全都藏在相如的春思之中。

注释:

  • 楼畔: 楼旁边。
  • 花枝: 花的枝条。
  • : 栏杆。
  • 露天: 指露水的空气中。
  • 香动: 香气弥漫。
  • 满帘风: 形容风吹动窗帘。
  • 野寺: 指偏远的寺庙。
  • 遗钿: 遗留下来的珍贵物品。
  • 相如: 指的是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辞赋家,以情感丰富、抒情能力强著称。
  • 春思: 春天的思念,暗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他的诗文以爱情和思乡之情著称。诗中“春思”一词暗示着春天的情感和思念,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情感的追忆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 665—731),字子美,唐朝时期的诗人,仕途顺利,曾任太常博士等职。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游览禅智寺南楼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和人生思考的感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关注及其对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楼旁花枝和露水香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周围环境与内心情感结合,展现了他对春天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前两句通过生动的视觉和嗅觉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温暖。而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思索,提到“野寺遗钿”,暗示着人们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整首诗在清新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念,深刻而富有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畔花枝拂槛红:描绘了楼旁花枝轻拂栏杆的生动场景,展现了春天的活力。
  2. 露天香动满帘风:香气弥漫于空气中,伴随着轻风,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感受。
  3. 谁知野寺遗钿处:引出思考,提到偏远寺庙的遗留物品,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
  4. 尽在相如春思中:表达了这些情感和回忆都蕴含在司马相如的春日思念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遗钿”比喻珍贵的回忆与情感。
  • 拟人:花枝“拂槛”,让自然事物具有人性化的动作。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花枝:象征春天的生命力和美好。
  • 露天:暗示清新自在的自然环境。
  • 野寺:代表孤寂和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司马相如
    • D) 白居易
  2. “楼畔花枝拂槛红”意指什么?

    • A) 花儿盛开
    • B) 风吹花朵
    • C) 花枝轻拂栏杆
    • D) 花香四溢
  3. 诗中“遗钿”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回忆
    • C) 自然景色
    • D) 春天

答案:

  1. C) 司马相如
  2. C) 花枝轻拂栏杆
  3. B) 美好回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本诗相似,均表达了对春天的思考,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事的感慨,而《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浪淘沙 其二 再用原韵戏柬粥叟遁用两丈 浪淘沙 难后留别 浪淘沙 浪淘沙 得次儿武林家书,为述其意,作此一阕 其二 浪淘沙慢 浪淘沙 浪淘沙 次沈丰垣韵 浪淘沙 春草 浪淘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字头的字 包含瞀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顶头风 凿定 刀字旁的字 包含此的词语有哪些 神怒鬼怨 泰山鸿毛 辰字旁的字 徒谪 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随声吠影 浮誉 包含楦的词语有哪些 绝域殊方 青字旁的字 自视不明 花花柳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