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3:01
原文展示:
晓出柏乡 袁宏道 〔明代〕 未晓已先兴,轩车带睡登。 官程胶齿饭,乡思折腰菱。 野店歌鬟女,孤庵瀹鼎僧。 不酲亦不醒,沙里鼓鼟鼟。
白话文翻译:
天还未亮就已经起床,带着睡意登上华丽的车辆。 官员的行程如同胶着的齿轮,而思乡之情则像折断的腰菱。 野店中唱歌的女子,孤庵里煮茶的僧人。 既不清醒也不醉倒,沙地上鼓声隆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江苏吴县人。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在文学上主张“性灵说”,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和情感。袁宏道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生活细节,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出发的情景,通过官程的艰难和乡思的深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通过对野店歌女和孤庵僧人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孤寂和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出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诗中“未晓已先兴,轩车带睡登”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的勤奋,又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官程胶齿饭,乡思折腰菱”则进一步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官场生活的艰难和思乡之情的深重。后两句通过对野店歌女和孤庵僧人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孤寂和超脱,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出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旅途的感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官程胶齿饭”比喻了什么? A. 官场生活的艰难 B. 旅途的孤寂 C. 思乡之情的深重 答案:A
诗中“乡思折腰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 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C. 对旅途的超然态度 答案:B
诗中“野店歌鬟女,孤庵瀹鼎僧”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官场生活 B. 旅途中的孤寂和超脱 C. 家乡的景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